腾讯频道 - 湛师附中周围 -   随着新饮水机的应用与其的稳定运行,高三楼层的饮...
随着新饮水机的应用与其的稳定运行,高三楼层的饮水问题终于告了一段落。在近一个月的观察中,再也没人抱怨没水喝或者下课就趋水如“骛”了。
自去年五月底高三楼层饮水问题初现端倪至今年四月初其或许彻底被解决,校方花了近乎一年的时间推进。其间或有过十余次的修修停停,又乃至催生了一段时间的卖水“商业”,大家或许都尝试在用自己的方法缓解或适应,但我们想要的显然更应该是这样的彻底解决。
纵观这大半年来,校方或许一定程度上有解决此事的意愿,但显然动作速率还是不能令众人满意。同时,有的人确实在推进问题的解决,而碍于程序不能如意,这也不应忽略。
由此,我们不由反思。这样,一个关乎毕业班的可能比较迫切的问题仍不能得到雷厉风行的解决,而在给树修枝等等杂活上却有相当的执行力,亦或者在跑操有坚定不移的执着,我们不禁要问这其中究竟是什么令它们区别开来?
也许,有人说这或是因对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几乎没有学生参与导致的,像对未成年的保护确立中似乎缺少了未成年人的声音;又有人说,也许有些人参与到决策中来,最后产生的是“多数人”的暴政,以至于产生如苏格拉底的悲剧。但是,也有声音认为权利不是生来就被赋予的,而是争取来的。
诚然,正如我们现在正在享受的“五一”一般,它不是谁生来就有的,而是先辈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斗争进而确立下来的---“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也许这句话本身未必自洽,但我们不能否认现在的这一切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那些为了它毅然走上一条坚决的道路的人……
或许这个问题解决之中有的只是校方的“程序”,某些人的推动等等。但作为学校中基数最大,重要性理应较高或最高的群体--学生,在这样的种种问题中又处在何种地位呢?或者说,我们所处的群体究竟什么时候成为被动者而非主动者呢?
也许每所学校都有其自己的内部环境,而有的学校的学生也已有了自己的利益代表,并进行了它们自己的“教化”,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也许我们缺乏这样的条件,也许我们缺乏一个时机,亦或者我们缺乏的只是一个更加理想的世界……
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高三的饮水条件应该将处于相对理想的状态。但谁又能保证下次这样的事件发生后,我们又能有另一个看似完好的解决呢?
2025-05-01
浏览94
生活闲谈
登录后评论
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