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門古籍善本影印堂
频道主
两汉策要
陶叔献,字元之,北宋时期庐江人。









两汉策要. 十二卷. 宋. 陶叔献等编. 清乾隆五十六年吴郡张竹轩影刊元写刊本
此《两汉策要》由宋代陶叔献编辑。全书共十二卷,收录了两汉时期一百六十四篇重要的政论文章。是书无宋元刻本传世,底本为毛氏汲古阁旧藏元钞本(原缺卷三),传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手书。此为清乾隆五十六年赣郡守张竹轩钩摹影刊元写刊本。
全书收两汉文章一百六十四篇,因原缺第三卷,故实收一百四十六首。传云为据赵孟頫手书上板。
《两汉策要》在明嘉靖年间由著名藏书家周良金收藏,到明末清初,又被有 “海内第一藏书家” 之称的毛晋所收藏,成为其 “汲古阁 ” 中最被珍视的藏品。此本明末清初毛氏汲古阁存时已为十四册(缺卷三),清乾隆间为赣州知府张朝乐所得,延请名家穆大展刊刻成此本。
此本名动天下收藏界者,非其所收两汉政论文章百六十余篇内容,而是其手书者及其书法。诚如翁方纲题跋中称:“今以是书,首尾一气,九万八千余言,使鉴赏家必实指为赵书”。乾嘉考据学大家钱大昕观此书叹称:恍如名人法帖。不独全文之为元人精钞,可爱也。故此本四百年来,名家猜度此本书手为赵孟頫者,亦非少数。若明末清初毛氏汲古阁主人毛晋,在《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称:又元人手抄本《两汉策要》十四册,题云:“元人手抄二书 (另一书指《古文苑》),一笔赵字,或者谓赵文敏者尔?其笔法之妙,不可殚述,一见便知尔。” 及至清末叶德辉在《书林清话》卷七《元刻书多用赵松雪体字》云:“乾隆五十八年 (应五十三年) 如皋张氏以毛本重刻,摹仿极工。……定为松雪手迹,谓非余子能辨,吾亦信以为然。” 故翁方纲称:“不欲确指为赵书,而于赵书神理,尤得其要焉。” 此本书法深得 “赵书神理”,所论中肯。
目录
两汉策序(王大钧撰)、重雕补注两汉策序(阮逸撰)、翁方纲序、目录
前汉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
后汉
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
一生藏书无数的毛晋在此书上钤印了自己的收藏印章 80 多处(如:汲古閣、毛晉之印、毛氏子晉)足见其喜爱之情。
穆孔成 [1],字大展,一字,吴县人。自号玩松山人,清代嘉庆著名刻书家。诸生,少游沈归愚门。工诗古文,精鉴别。擅篆刻,而碑版尤精。设书肆自给;躬任剞劂,所刻书校写精审,风行海内,名与汲古阁埒。其所刊书以写刻本最精。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4-07-03
浏览10
珍藏古籍善本交流区
登录后评论
点赞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