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论文:关于通过保留“人类”性质,创造另类人类品种设定的可能。(短篇论断)

参考作品:月亮计划《边狱巴士》《废墟图书馆》血魔,重返未来:1999(塞梅),未参考各种吸血鬼作品,只是略有耳闻。

短篇正文:关于标题内容为什么需要起论文,我个人相信,相当一部分作家不愿困于过去作品的设定,然而我相信在这一部分作家里,还会有一部分宁愿另起炉灶创造自己希望的东西。
首先允许我使用“血魔”“吸血鬼”两个专有名词,设定一种“吸血,但是属于人类”和“吸血,但是不属于人类,接近传统吸血鬼设定的一种物种”。
使用“血魔”称呼“吸血人类”的灵感来自月记都市世界观中,人类“首脑”将“清道夫”(一种义体,或者说一种食腐、食垃圾的铁罐头)和“血魔”(借鉴吸血鬼设定的特殊生命体)定义为人类。毫无疑问,有前车之鉴,自然选择参考系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为什么我要创造,或者说大家要创造“特殊品种人类”?一方面是新颖的生物设定,另一方面,可以拓展人类社会学。假如想要为自己的作品中增加思考回味的空间,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代入”“演绎”“共鸣”等技巧是必须的。不过如何去发挥这些知识和技巧可能是一个小小的问题。
我们也许应该去思考一些问题:文学究竟是服务底层、基层,还是高层读者。答案其实呼之欲出,然而这不代表我们创造干巴巴的内容,而是需要深刻去刻画更多的东西,让基层、底层的读者们有更多的思考——我们可以想象一群彷徨的读者忽然醒悟,被开解后的欣喜吗?
这便是我提出这种可能性,进而去促进文学发展的一小步想法。
愿诸位看过本短篇论文后,有一定想法。若有缺点,欣然接受,然而我坚持相信一点:提出某种可能性,并且他人曾经没有提出过的,是种慈善和勇气。
——
(我坚持“创新前进”的“以量改质”的文学路线,力图借助越来越多的设定,让部分作家在这些设定中忽然迸发灵感。同时另一个好处是自己同样可以借此获得好处。)
2024-08-14
浏览187
我有一个不错的点子(设定讨论区)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