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腾讯频道 - 那些年的故诗文-打卡练字社 - ✨
腾讯频道 - 那些年的故诗文-打卡练字社 - ✨
【苏轼笔下的“读书气质论”,千年后依然戳中人心!】
📖名句分享“腹有诗书气自华”——哪怕身着粗布麻衣,胸藏万卷诗书的人,气质自然如明珠生辉。这是苏轼对寒门挚友董传的最高赞誉,也是送给所有读书人的精神勋章。
🎯创作故事1064年,苏轼罢官离任凤翔,临别时赠诗董传。彼时的董传生活清贫,却满腹才学,苏轼以诗勉励:“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不甘困于清谈苦日,当奋力追逐科举功名。虽董传终未中举,但这首诗却成为寒门学子的精神灯塔。
💡读书的意义苏轼用三个典故道破读书人的境遇与追求:1️⃣ “烹瓠叶”(《诗经》):清贫不改其志;2️⃣ “寻春马”(孟郊):金榜题名的渴望;3️⃣ “择婿车”(唐进士选婿):才华终会闪耀[^1][^5][^7]。🌟现代启示在“颜值焦虑”盛行的时代,苏轼早看透:真正的气质,源于内在丰盈。读书或许不能立刻变现,却能让你—— 谈吐有墨香:对话先贤,沉淀智慧;眼神有光芒:超越物质,精神自由; 灵魂有香气:在浮躁中守住一方净土。
📚文案灵感
“你读过的书,藏在你举手投足的风骨里。不必华服加身,自有山河气象。——致每一个与书为伴的你
🌸互动话题#你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评论区分享你的“气质书单”,一起做“腹有诗书”的发光体吧!💫

🌿延伸思考董传未中举又如何?苏轼早已预言:“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真正的成功,是活成不被定义的风华。读书,本就是一场向内的朝圣。
——📌文案灵感源自苏轼《和董传留别》,历史与当下的碰撞,愿你在此找到共鸣。
2025-03-19
浏览133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