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腾讯频道 - 准高一逆袭!!! - 600分以下的学生都有一个共性:
腾讯频道 - 准高一逆袭!!! - 600分以下的学生都有一个共性:
腾讯频道 - 准高一逆袭!!! - 600分以下的学生都有一个共性:
600分以下的学生都有一个共性:
拼命隐藏真相,避免自己成功

你是不是这样的?
①考10次,不拿平均分当成自己的真实水平,只拿最高分自我催眠说:我数学就是105分的水平,之前那几次80分,90分,都是发挥失常,都是粗心马虎、计算错误,不是我的水平。
②给自己批改试卷,就各种宽松:这道题粗心大意了,不算不算,还是不打叉了,叉多难看啊;这道题整体思路是对的,过程分就多给一点吧;这道题计算错误,之后我考试遇到不会错的,跳过。
③把答案放旁边刷题,难以接受“这道题我不会的”的挫败,难以接受一个红叉落在作业本上,而只要看答案看懂了,那就算是学会了。
上面的3类学生,其本质而言的共性都是:
害怕那个大大的红叉落下来,全盘否认了自己的实力。

我客观讲几个事实:
目前社会的追求最主流导向,就是收入,而收入和高考成绩高度相关。
所以,在这个社会上,从你一出生开始,所有人都围着你,不断找你要成绩,区别仅仅在于直接和间接。
当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都压在你一个人身上时,人本身就很难承受。当压力无法承受,于是,我们在本能下,就选择了逃避。
我们害怕失败,害怕犯错。
所以,我们拼命隐藏真相,明明题做错了,还自我安慰说粗心。
明明一知半解,还不去问老师同学,生怕别人觉得我笨,我失败。
我们对错题非常非常没有耐心,能重新工工整整做一遍错题的人,10%不到,能想到每月末复习本月错题的人,1%不到。
这1%是什么人?211起步的选手。
明明知道错题很关键,但却一直忽视它。
是懒吗? 也是,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所有人连自己都没意识到,那就是:错题这玩意印证了我之前的失败,错题本是一本只记录我打的败仗的痛苦回忆录,我不想看它。
换个思路,如果我有一本“对题本”,只记录我苦思冥想攻克的难题,做对的困难题,那我可能天天都对这本题目爱不释手,边看还边给同桌讲:哎你看啊,我他娘的怎么这么厉害,这种题都能自己整出来!
你们知道选择性忽略自己的失败,忽略自己的错误、错题、错思路,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吗?
是,你眼里,只能看到筛选后的世界,那是一片只有你对,少有你不对的世界。
这种问题是心理上的倾向,由多年环境的熏陶而成,很难直接消除,只能以毒攻毒,同样在心理层面修正。
给的建议很简单粗暴:那就是,买一只最鲜艳的红笔,以后刷题批改,把你做对的题打叉,做错的题打勾。
因为我们十多年的习惯,已经天然对勾的形状形成了喜好,叉的形状形成了抵触。
那不如将计就计,用自己的心理,打败自己的心理。
2024-11-16
浏览53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