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若漓
管理员
东风-15弹道导弹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研发的一款地对地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北约代号为CSS-6弹道导弹,出口型号称为M-9弹道导弹。东风-15弹道导弹的研制,原本是用于弥补冷战时期中国军队缺乏适合对付敌军的战术目标的武器而设计的。 东风-15弹道导弹研发的历史背景和研发过程:东风-15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始于1984年,并于1988年首次试射成功。东风-15弹道导弹最初被设计为外贸型号的弹道导弹,但东风-15弹道导弹最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选定为自用装备,并于1989年正式服役。 东风-15弹道导弹的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东风-15弹道导弹全长9.1米,发射重量6.2吨,最大射程为600千米。采用一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可携带500千克重的常规战斗部或5万吨—35万吨TNT当量核战斗部。制导系统以惯性导航为主,命中精度在300米左右。改进后的东风-15B型弹道导弹精度提升到50米,并配备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更高的打击精度。 东风-15弹道导弹的改进型号和衍生型号:东风-15弹道导弹的基础型号采用惯性制导加终端控制的制导方式。后续的改进型号包括东风-15A弹道导弹和东风-15B弹道导弹,其中东风-15A弹道导弹增加了反跑到子母弹头等多种特种弹头,而东风-15B弹道导弹则配备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打击精度。东风-15C弹道导弹是钻地导弹,专为打击加固和深埋地下目标而设计。东风-15C弹道导弹采用了先进的侵彻战斗部,能够穿透厚实的地表障碍物,并深入地下70米处的目标,对敌方指挥中心、机库、地下掩体等关键设施构成致命的打击。 东风-15弹道导弹的军事应用和影响:东风-15弹道导弹各种在军事应用中都表现的十分出色,不仅在1996年台海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还在中国军队举行的多次军事演习中展示了其强大的打击能力。东风-15弹道导弹的改进型号如东风-15B弹道导弹和东风-15C弹道导弹进一步提升了制导精度和突防能力,使其在复杂战场环境中更具优势。尽管中国军队已装备了更先进的弹道导弹系统,但东风-15弹道导弹仍然是中国军队的重要“杀手锏”武器,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市场和影响力。
2024-10-28
浏览590
导弹
登录后评论
18
评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