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地图出版社《福建分省地图》(2023)周宁县部分的疑似问题
发现了一些关于福建分省地图(中国地图出版社 2023)一书中关于周宁地名的若干问题,也希望能跟友们讨论一下: 
如图 
1 旧地名 
此书为“2023年最新款”,理论上应当跟上地名更迭,故我参考了《2022年周宁年鉴》进行对比,发现了若干问题。 
1️⃣周垱。周垱,原名杨梅周墩,方言直译也为杨梅周墩,现名周墩。根据《周宁域情》(2012)记载:“1981年改称周墩村委会”,依据《周宁地名录》(完书于1981年12月),写着“周垱大队”。故周垱为旧称,至少为1981年之前的旧称,而该本“2023年最新”的地图沿用“周垱”为地名,实为不妥。此外,《周宁2022年年鉴》《周宁2021年年鉴》《宁德市地图册》(福建地图出版社 2014)于此地皆标记为“周墩”,去年我去实地时,村口亦标明“周墩村”(图二)。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很大,只是旧地名未必太老旧了,以至于周宁很多人都不知道杨梅周墩是“周垱”。 
2️⃣ 大小郭洋。问题不大,1981年两村就是叫做“大郭洋”和“小郭洋”,如今(至少2012年之后),小郭洋雅称为“秀郭洋”,大郭洋直接命名为“郭洋”。 
3️⃣ 五源坑。亦问题不大,同1️⃣的情况,现名“五源村”,旧称“五源坑”,方言直译亦为“五源坑”。 
4️⃣ 粗垅。现名祖龙,不知为何名为“粗垅”,1981年记载粗垅的曾用名为“祖龙”,如今(至少2012年之后)该地名为祖龙村,推测同1️⃣一样,为公社时期旧地名。 
5️⃣ 七部。图中绿色高速口,我是真的找不到有“七部”的曾用名,故我认为此处为错别字。 
旧地名还有很多,比如玛坑乡紫竹村用了“紫竹坑”等等,不一一列举。 
 
2 存疑地名 
图中篮框“土禾溪”。翻阅了资料并未找到该地名,对照图中位置后发觉此地大体位于桃园行政村管辖范围,根据1981年《周宁县地名录》,“桃园大队”下管“上禾溪”自然村,该书图上上禾溪与桃园重合,且表格点名桃园大队驻地为上禾溪,所以我估计“土禾溪”即为“上禾溪”,为今桃园村。 
 
3 地名标记与选择 
问题:村庄标记的选择太过偏门,很多行政村驻地的大自然村没有标记,却标记了很多小规模、甚至已经废村的自然村。 
虽说空白小圆圈在图例中确实为自然村,图中所有自然村也确实存在,但是标记村庄的选择未必太不符合村庄人口分布和村庄现状了。例如,礼门乡西北部,其标记了“六角台”和“肥猪河”,这两个自然村虽说规模在周宁自然村中算中等(2012年,六角台常住人口20人,肥猪河常住人口18人),但是两村均属于梅度行政村,梅度自然村的人口远大于这两自然村(常住100人),且为行政村村委会驻地,且没有被标记。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半岭行政村内只标记了“下半岭”,龙住院更是没有标记,玛坑的升阳、东坑两属于行政村驻地的自然村没有标记,却标记了东坑下属的小小的官塔村。再看纯池部分,未标记福山村却标记了福山村旁的小自然村“西洋中”,更过分的是,图中黄圈内的蒙坑村早在1990年搬迁废村,却被标记。 
窃以为,图中标记应当以行政村驻地自然村为优先,一些小规模自然村是否标记反倒无可厚非。不止该图地名标记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4 交通干线标记问题 
前几年部分完工的纵三线(207省道),作为周宁沟通南北的重要交通干线,竟然没有标注在这幅“2023年最新”地图上,有点离谱了。 
 
综上所述,我以为该图地名老旧混乱,交通线缺少,除了衢宁铁路,这幅图找不到“新”的成分,存在一定的问题。 
 
2024-02-02
浏览167
图览闽东
登录后评论
评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