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
频道主
#014:迭代试错
首发时间:2023-11-24 22:01
“未知是一切恐惧之源。”
而解决未知的核心操作,就是试错。
要试错有个重要的心态前提,那就是“不慌”。
不慌的原因也很简单,错误不致命,错误不会带来无法挽回的结果,短期的错误能够带来长期的正确。
其实就一点,我有极大的把握相信,现在的结果和未来的结果相关性不大,我还有无限未来,无限潜力,所以我不怕错。
而这份可能性,正比于时间。
你离高考的时间越远,你就可以越不在乎,这次考试成绩如何,而是更多关注反映了我什么问题,我应该如何解决,如何优化。
你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去试“更高效,更有用,更适合自己的方法,认知,考试节奏”,而不那么害怕错误。
关于考试。
考前。
失眠的问题会不会有?
你担不担心高考前失眠。
很简单,那就让自己考前失个眠。
我就等到三四点再睡,睡三四个小时,起来干瓶红牛咖啡,就看看考试影响还是不影响。
有了结果,你就知道到底影不影响,影响多少。
你明确地知道失眠的结果是什么,你就不那么怕睡不着了,当你不那么怕睡不着,你会发现,你就能睡着了。
考中。
考试的时候,想上厕所,是不是有可能?
而你大概率会因为,觉得不好意思,或者会耽搁时间,或者会被老师重点盯住,而犹豫挣扎。
很简单,那就某次考试专门多喝点水去上个厕所,你觉得模拟度不够,那就让自己大考干这个事情。
“对于那些犹犹豫豫的人而言,选择了A失去了B其实不是你的代价,那段不停地在A还是B之间偏移,摇摆,挣扎的情绪内耗,才是你真正的代价。”
还有对你而言,更重要的考试的节奏。
做题的顺序。
做题的决策。
顺序,到底是正常情况下,从前做到后好,还是倒着做,跳着做,效率更高。
先做选择题,然后再做大题。
还是先做大题,再做选择题。
还是先做的选修,再做必修。
做题的决策。
很多数学中不溜的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选择题填空题最后一道,要不要想的问题。
以及还有就是,圆锥曲线大题和导数第二问,我到底要不要碰的问题。
“选填我大概率做不出来,但有一定的可能性,通过排除概率拿分;大题我大概率肯定做不完,但是能随便写两笔,列一些式子拿分。”
其实依旧也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如果我做完题目,还有一定的时间,我到底是
“保证前面简单,中档题的题目稳定的拿分,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验算上还是做简单中档题的时候节奏放慢,直接放弃大题。”
“还是让自己有机会碰不碰难题,试图拿到一些分数。”
很多决定,有了数据去做就会极度简单,所以对你而言,你只是需要做个实验,看看哪个路径你拿分更多,更加游刃有余。
坚定地选就可以。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很多人题目做不完,拿不到更多分数的原因里面,绝不只是
“题目熟练度不够高”,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他们没有确定的决策,遇到难题的时候跳不跳,遇到自己做不出来的题目的时候,思考多久,跳过。”
这是数学,还有英语。
你会发现,时间贼特么充裕,但你会面临一个问题。
改不改!!!
相信刚开始做题的判断,还是后面的直觉。
依旧,你做不出来决策的时候,好好想想,是不是你数据不够,是不是没有实验。
所以你需要的事情,不是在没有数据没有信息的时候,瞎几把决策。
而是为了你需要的数据,去做实验,做记录,然后在做了决策之后坚定地执行。
坚定的执行,很重要。
好的决策,对你最大的意义,绝不只是“你做对决策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带来的好处”,还有【你能没有任何犹豫内耗地坚定向前】。
对你而言,你能在高三的唯分数体系里面,找到多一个反馈,那就是【通过试错带来的整个人生系统的优化】,也会极大地增强你在高三情绪稳定程度。
你会发现:
前面我们的直播,我们的文章,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给到你们每个时间段高效的学习方法,让你们试错。
学习系统里,课程中的五步法,整个学习流程的,五步学习法。
精力系统里面,关于体力的,吃饭和睡觉的优化,关于情绪的,决策流,远离负能量,靠近高能体。
不停地试错,不停地迭代。
在这一百天完成确认,最后一百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最大程度放大结果。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3-12-09
浏览132
高考永动机😇
登录后评论
2
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