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一日吹“乡”梦
渐渐的,钢铁森林、机械河流,没入地平线;翠绿青山,点缀着晶莹的菜花,掩映着朴素的小屋,映入眼帘 。阳光灿烂的日子 ,一缕缕春风送来期望已久的研学旅途 ,吹来了久远的“乡”梦。 
“春来花开,那里藏着游子的故梦,抚慰了一颗已然沧桑的心 。”一日的旅途,仿佛让我沉醉入儿时有关乡村记忆的旧梦 。行走在田间小路,泥土的芬芳,油菜的清香,浸润那颗蒙上世俗厚尘的心灵;漫步于林木幽径,参天的古木,丛生的草叶,滋养那股渴望自然的眷情。在这隔绝红尘的乡村,自然保持伊始的生机姿态,乡土文明亦有朴素悠闲的“自然”。这里没有先进的厨具,没有智能的家居,一堆木材、一口铁锅、一种原始的做饭方式,纵然被世人厌倦,但依然能在它们身上找到“乡”之旧梦 。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我们奔波于人生亘古的旅途,我们曾渴求那拯救世界的“英雄梦”,我们曾渴望众星捧月的鲜花与掌声,殊不知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尽在身边。或许,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俯瞰生机大地,不经意地体验也能成为永恒的美好 。 
“人心向暖,岁月长情。”春风吹来的不仅是深藏于心的自然情怀,更有暖意绵绵的乡土人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社会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社会。当我们步入乡间,内心深处的情结肆意生长。同学们热情参与,齐心协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精气神做出丰盛的佳肴。老师们温暖陪伴,展现叹为观止的厨艺,融洽的师生关系便四处洋溢。从才艺展示到微景观制作,从游山玩水到增长见闻……一切都绽放“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生机活力。人性的善美定格春之绚烂,生命之芳华。当我们在时光的长河渐行渐远,这段承载乡土人情的如歌岁月便会成为安乐的“梦乡” 。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而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春风送来“乡”梦,你我生命四季如春。再回到那钢铁森林,依然是都市的灯红酒绿,改变的是那乡土心境 。红尘仍世俗,前路仍艰难,既然无法逃避,何不在前行的旅途中做一个“乡梦”?挫折也好,失落也罢,就让梦乡治愈我们的伤口,让乡土情怀化为追光前行的力量。 
春风一日吹“乡”梦,梦逐春风即永恒…… 
2024年3月 
 
2024-04-04
浏览1318
登录后评论
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