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下
管理员
[胡笳汉月]继上个帖子,集结剧本TOP225将
十六国·前凉之名将。(??~??)
十六国·胡夏君主。(??~434)
西晋大臣。(??~316)
刘裕部将,以字行。(359~411)
西秦将领,乞伏乾归之子,乞伏炽磐之弟。(??~??)
三次从海上起兵,屡攻三吴之地,趁谢琰恃胜轻进一举将其反杀,还曾一度威胁建康
东晋将领,周访之子。(??~365)
西魏、北周将领。(??~??) 
刘宋将领。(??~465)
主要战绩:1、袁真以寿阳叛,石虔以宁远将军、南顿太守帅诸将攻之,克其南城。
陈朝将领。(509~568)
北魏大臣。(469~531)



十六国·前秦将领。(??~383)



同统按五维和排,括弧内代表所属势力
TOP225 石瞻(石勒)
冉闵之父,石勒载记里作石良,为石虎养子。骁猛多力,攻战无前。战绩有吓跑刘遐,击败晋将刘长、刘续、王羡,攻杀晋将檀斌,甚至曾使李矩【逆击不利】。后从石虎攻刘曜,兵败被杀。
TOP224 谢琰(司马道子)
东晋将领,谢安次子。(352~400)
[红色]|史|[白色]以贞干称,美风姿。初拜著作郎,历任秘书丞、散骑常侍、侍中等职,率精兵八千参与淝水之战,与从兄谢玄大破前秦军,以功封望蔡公。又讨平王恭有功,迁徐州刺史。孙恩聚众起义,琰加督吴兴、义兴二郡军事进讨,恩败逃入海岛。朝廷忧恩复来,以琰为会稽内史,都督浙东五郡军事。後恩复入寇,进至会稽,琰因骄不为备,又不听将帅严防设伏之谏,扬言“先灭此寇而後食”而轻率出战,兵败被杀。
TOP223 北宫纯(张轨)
[红色]|史|[白色]永嘉之乱时,率兵护卫洛阳,招募壮士数百人突阵,大破王弥,进而大破刘聪。刘渊第二次进犯,北宫纯率数千勇士大破汉军,斩呼延颢。时人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后因兵败投降刘聪。靳准之乱时,在东宫结堡自守,为靳准所灭。
与张纂、马鲂等击败王弥,夜募勇士大败刘聪,骑兵适性用于代表“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寇贼消”。统武有明显的抬升成分
TOP222 赫连昌(赫连勃勃)
[红色]|史|[白色]赫连勃勃之子。魁岸美姿貌,素有勇名。攻长安之战中生擒朱龄石。平定赫连璝叛乱后被立为太子。即位后被拓跋焘讨伐,作战不利被击败,逃至上邽。于安定破魏将丘堆,但为安颉生擒,送至平城。拓跋焘时常令其一起打猎,并封他为秦王。后试图逃亡,被捉住斩杀。
主要表现:在夏军内战中袭杀赫连璝,成为赢家继任夏主。在拓跋焘发动灭夏战争后连败,中途击溃魏将丘堆,使奚斤不敢出战,但被安颉击败生擒
TOP221 麴允(司马炽)
[红色]|史|[白色]世为凉州豪族。311年长安失陷,晋怀帝司马炽被掳,阎鼎等立秦王司马邺为太子,授安夷护军。因忌阎鼎之功,与梁纬等人将其击走。雍州刺史贾疋被杀后,麴允代其任为盟主选置官员。期间领兵与汉赵军在关中进行数次大战,虽有击破刘曜、生擒殷凯、射杀赵染等功,但也因判断失误致使北地陷落。性又仁厚无威断,由是诸将骄恣、羌胡跋扈,人情离散。后刘曜围困长安,麴允随愍帝出降,被刘聪所幽辱,发愤自杀。
TOP220 孙处(刘裕)
[红色]|史|[白色]初随刘裕东征孙恩,平定桓玄,迁振武将军。刘裕北伐南燕,孙处於广固之役先登有功。卢循自广州起兵,孙处於石头城捍栅,戍守越城、查浦,又於新亭击败叛军。刘裕为倾卢循之巢窟,遣孙处率众三千泛海袭番禺,即日克拔其城,又遣沈田子等讨平始兴、南康、临贺、始安岭表诸郡。卢循战败後归广州,孙处拒战二十余日方大破其军,卢循逃走,所杀万余人。不久病卒。
TOP219 乞伏昙达(乞伏国仁)
[红色]|史|[白色]领镇东将军,乞伏公府叛乱时镇守谭郊。乞伏炽磐即位後,率兵讨破休官权小郎、吕破胡,虏男女万余口,并激励士卒讨平休官权小成、吕奴迦的叛乱。其後征讨南羌弥姐、康薄,大破沮渠蒙逊部将姚艾,有大功,被任命为左丞相。但与赫连勃勃部将呼卢古交手时兵败被俘,不知所终。
主要战绩:
1、与平东将军王松寿帅骑一万讨破休官权小郎、吕破胡于白石川,虏其男女万馀口,进据白石城,休官降者万馀人。
2、显亲公休官权小成、吕奴迦等二万馀户叛据白坑,负固不服,昙达进攻,克之,斩小成奴迦及首级四千七百,陇右休官悉降。
3、昙达、王松寿等率骑一万击秦上邽,进据蒲水,秦州刺史姚艾率众来拒,大战破之,艾奔上邽。昙达进屯大利,破黄石、大羌二戍,徙其民五千馀户于枹罕。
4、沮渠蒙逊来攻石泉,昙达与别将出连虔率骑五千救之,蒙逊引还。
5、赫连勃勃遣征南大将军呼卢古率骑二万来伐,昙达率众击之,战于嵻崀山,败绩,诸羌执送勃勃。(败)
TOP218孙恩(司马道子)
TOP217杨大眼(元宏)
主要战绩:
从攻:从王肃援救涡阳击败裴叔业,从李崇讨平蛮酋樊秀安,从邢峦击败蓝怀恭并克复宿豫
主攻:击败梁将王茂并攻拔五城,以及钟离之战大败
80主要压王茂79一头,且杨大眼知名度不错,保底有个8
TOP216 周抚(王敦)
[红色]|史|[白色]强毅有父风,初仕为司马睿丞相掾,父死後投附王敦,与邓岳并为爪牙。参与王敦之乱,王含兵败後投奔蛮王,遇赦方回归朝廷,为王导从事中郎。参与讨伐苏峻之乱,迁监沔北军事,镇襄阳,为石勒部将郭敬所败,免官。後任益州刺史,从桓温灭成汉,击破余寇隗文、邓定等,多次平定蜀地叛乱。周抚镇守蜀地三十余年,为政有威惠,著威名於梁、益两州。累迁至镇西将军。
TOP215 裴宽(宇文泰)
[红色]|史|[白色]十三岁应选为北魏孝明帝挽郎,又任员外散骑侍郎。及孝武帝西迁,宽不愿事丞相高欢,避难隐居,及独孤信镇洛阳始出见。後与东魏将彭乐、乐恂战於新城,因伤被俘,高澄对其厚加礼遇,不久逃回西魏,宇文泰以“疾风知劲草”誉之。北周建立後,镇守孔城十三年,与北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相对,屡挫其兵锋,甚为永业所惮。之後任沔州刺史,陈将程灵洗乘秋水暴涨之际以大军围沔州,宽苦战三十余日,外无援兵,力屈城陷,被执送岭南,数年后卒於建康。
TOP214 斛律金(高欢)
主要亮点:1、行兵用匈奴法,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近2、拒破柔然主阿那瑰3、与高欢分为二道于乌突戍袭破山胡4、挡住西魏九曲戍将马绍隆的断粮小队5、与高洋大破柔然残部
黑点主要是曾被杜洛周击败,以及独当一面的战例不是很多
TOP213 宗悫(刘义隆)
[红色]|史|[白色]少有大志,任气好武,自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早年效力於江夏王刘义恭,随交州刺史檀和之攻伐林邑,制狮子模型大破具装象阵立下大功。又从沈庆之等击破群蛮,有先登功。刘劭杀宋文帝自立,悫从武陵王刘骏起兵击败刘劭,功次於柳元景。孝武帝即位後,又随沈庆之讨平竟陵王刘诞之乱。晚年因打猎堕马受伤,又因不肯卖牛进御,被免官。前废帝时,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PS:激励特技来自于乘风破浪的典故:悫年少,问其所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TOP212 苻雅(苻健)
十六国·前秦宗室将领。(??~??)
[红色]|史|[白色]雄毅厚重,权智无方。乐善好施,为人清俭,时人称“不为权翼富,宁作苻雅贫”。与杨安、王统率军攻打仇池,击破晋将郭宝,灭亡仇池国,吐谷浑也因此向前秦称臣。
TOP211 桓石虔(桓温)
2、苻坚乃使其将王鉴、张蚝等率兵以救瑾,屯洛涧,先遣精骑五千次于肥水北。温遣桓伊及弟子石虔等逆击,大破之,瑾众遂溃,生擒之,并其宗族数十人及朱辅送于京都而斩之
3、苻坚荆州刺史梁成、襄阳太守阎震率众入寇竟陵,石虔与弟石民距之。贼阻敖水,屯管城。石虔设计夜渡水,既济,贼始觉,力战破之,进克管城,擒震,斩首七千级,俘获万人,马数百匹,牛羊千头,具装铠三百领。
4、蜀人张育、杨光等起兵,与巴獠相应,以叛于坚。晋益州刺史竺瑶、威远将军桓石虔率众三万据垫江。……桓石虔败姚苌于垫江,苌退据五城,石虔与竺瑶移屯巴东。
5、晋车骑将军桓冲率众十万伐坚,遂攻襄阳。遣前将军刘波、冠军桓石虔、振威桓石民攻沔北诸城
TOP210 徐度(陈霸先)
[红色]|史|[白色]初从梁始兴内史萧介征战,以骁勇闻。陈霸先征交趾,厚礼招之。侯景之乱时随陈霸先起兵广州,沿途平蔡路养、破李迁仕,谋略多出于度。侯景平,授合州刺史,封广德县侯。陈霸先与北齐将徐嗣徽战,度於冶城寺筑垒以拒齐军,又随众军破其主力。560年从侯瑱参与平定王琳之乱,封湘东郡公。陈文帝死,度受遗诏辅政。567年湘州刺史华皎反,度总督步军奔袭湘州,获其军人家口,并诱擒奉命南下援救华皎的北周大将元定。位终司空,次年卒。
点评:
陈霸先前期的谋主之一,也是其比较惯用的武将。在平灭侯景、对抗北齐的各战中充当偏师的方面将,参与平王琳与周迪,并作为主帅与淳于量、吴明彻赢得沌口之战,是陈对北周的最大胜利。
TOP209 苻洪(石勒)
十六国·氐族之首领。(285~350)
[红色]|史|[白色]略阳氐族人,其家世为酋长,原姓蒲,後应谶文改苻姓。苻洪为人好施舍,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故族人推其为主。後赵时率众归附石虎,屡有战功,封西平郡公。石虎死,诸石相争,中原大乱,苻洪於是领部众归依东晋,并准备趁乱进取关中。军未发,为降将麻秋所鸩杀,其子苻健继位後,依苻洪生前部署,占领长安,建立前秦,谥苻洪为惠武帝。
主要战绩:与石斌、姚弋仲合力击灭梁犊起义;在石虎死后氐羌争雄,大破姚襄五万
TOP208杨津(尔朱荣)
[红色]|史|[白色]杨椿之弟。初凭门荫入仕,侍奉文明太后,因行事敬慎被赏识。宣武帝时任岐州刺史,处理政务巨细躬亲,孜孜不倦。为官公正公平,在州盗贼畏服、官吏感厉。六镇之乱爆发後,津独守定州,多次挫败贼帅鲜于修礼、杜洛周,贼相告曰“不畏利槊坚城,唯畏杨公铁星”,但终因独力难支,苦战三年後城陷,自身亦被杜洛周所擒。葛荣杀杜洛周後又为尔朱荣所镇压,津始得还洛阳。因侄子杨侃参与谋杀尔朱荣,故尔朱氏入洛阳後将杨氏灭门,津於是遇害。
TOP207辛术(高洋)
东魏、北齐大臣。(500~559)
[红色]|史|[白色]少明敏,有识度。初仕东魏,与高隆之共典营构邺城宫室。不久出为清河太守,有能政名。侯景叛东魏并引梁军为援,术从高岳等擒萧渊明、破侯景,迁淮南经略使,侯景征江西租税,术率军渡淮断之,烧其稻数百万石。文宣帝高洋闻术得淮南人心,又敕术所统十余州有犯法者,有先断后奏之权。王僧辩破侯景後,术招携安抚,前後二十余州相继款附,并获传国玉玺送於邺。後入朝参议律令,升任吏部尚书,铨选人才公允适中,为当时所称。术清俭寡欲,勤於所职,临军以威严,牧人有惠政。
主要战绩:1、(547年)从慕容绍宗、高岳等破侯景,擒萧渊明
2、(548年)澄还晋阳,遣尚书辛术帅诸将略江、淮之北,凡获二十三州。
3、(550年)侯景征租入建康,术帅众度淮断之,烧其谷百万石,遂围阳平,景行台郭元建引兵救之。壬戌,术略三千馀家,还下邳。
4、(552年)因东方白额之乱,与段韶、东方老等南下大破严超达,辛术攻拔广陵
TOP206王慧龙(拓跋珪)

主要表现:
1、刘义隆将王玄谟寇滑台,诏假慧龙楚兵将军,与安颉等同讨之。相持五十余日,诸将以贼盛莫敢先,慧龙设奇兵大破之。
2、刘义隆将到彦之、檀道济等频顿淮颍,大相侵掠。慧龙力战,屡摧其锋。(逼得刘义隆用反间计欲除之,但拓跋焘没有中计)
TOP205司马楚之(拓跋珪)
主要表现:
1、发生在第一次元嘉北伐期间:破到彦之别军于长社,与安颉攻克滑台,俘虏朱修之
2、发生在裴方明灭后仇池之后:与皮豹子督关中诸军攻仇池,击退裴方明、俘获胡崇之
3、随拓跋焘北征柔然,负责督粮运,准确预判柔然人即将偷袭粮道的意图,“使军人伐柳为城,水灌之令冻,城立而贼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贼乃走散。”
TOP204孙瑒(萧绎)

主要表现:
1、随王僧辩灭侯景,并破黄洞蛮贼
2、在王琳东进时坚守郢州,以不满千人的兵力抵挡北周实力派将领史宁四万人,“周人苦攻不能克”
TOP203 刘休仁(刘义隆)

刘休仁是义嘉之乱中,包邮区区长刘彧方的主帅,平定刘子勋之乱。义嘉之乱的难度有希望竞争南朝内战第一,战功主要分为四大部分:1、吴喜带兵平定三吴地区,为刘彧解决后顾之忧;2、刘休仁、沈攸之等率主力正面抵挡叛军,并于决战中消灭敌军主力;3、张兴世出奇兵袭上游要地钱溪断敌粮道;4、刘勔负责平定寿阳方面的殷琰等人。
TOP202 翟辽(慕容垂)

主要就靠这一条:龙骧将军刘牢之及翟辽、张愿战于太山,王师败绩。
其它的例如“寇荥阳,执太守张卓”之类的战绩就乏善可陈了,另外败绩多了点,被慕容农击败两次,被朱序击败三次,等等。但因为刘牢之定位比较高,故排到此位。
TOP201 刘怀肃(刘裕)
主要表现较多,亮点在于对桓振的胜绩:
1、桓振复袭江陵,休之战败,出奔襄阳。宁朔将军张畅之、高平相刘怀肃自沔攻振,走之。
2、玄将郭铨、刘雅等袭陷寻阳,毅遣武威将军刘怀肃讨平之。
3、刘怀肃追斩冯该于石城
4、建威将军刘怀肃自云杜引兵驰赴,与振战于沙桥;刘毅遣广武将军唐兴助之,临隈斩振,复取江陵。
5、伪辅国将军符嗣、马孙、伪龙骧将军金符青、乐志等屯结江夏,怀肃又讨之,枭乐志等。
TOP200 夔安(石勒)
十六国·后赵之将领。(??~340)
[红色]|史|[白色]随石勒起兵的十八骑之一,为石勒之爪牙。随石勒南征北战,屡有战功。石虎自立后为侍中、太尉、守尚书令,并曾劝石虎称帝。后为征讨大都督,进攻荆扬,连破晋军,掠七万户而还。
主要表现:
1、广平游纶、张豺拥衆数万,据苑鄕,受王浚假署;石勒遣夔安、支雄等七将攻之,破其外垒。
2、以夔安为大都督,帅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将军、兵五万人寇荆、扬北鄙,二万骑攻邾城。……九月,石闵败晋兵于沔阴,杀将军蔡怀;夔安、李农陷沔南;……夔安进据胡亭,寇江夏;义阳将军黄冲、义阳太守郑进皆降于赵。
TOP199 张植(张轨)
张骏遣沙州刺史杨宣率众疆理西域,宣以部将张植为前锋,所向风靡。军次其国,熙距战于贲仑城,为植所败。植时屯铁门,未至十馀里,熙又率众先要之于遮留谷。植将至,或曰:「汉祖畏于柏人,岑彭死于彭亡,今谷名遮留,殆将有伏?」植单骑尝之,果有伏发。植驰击败之,进据尉犁,熙率群下四万人肉袒降于宣。
TOP198 毛当(苻健)
[红色]|史|[白色]与石越并称为秦之骁将。与杨安等人夺取东晋梁、益二州,继而为镇西将军、梁州刺史,坐镇汉中。前秦进攻襄阳时,毛当屯驻江陵,震慑桓冲。彭城战役中,与毛盛击败晋将毛安之,在整体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坐镇彭城。淝水战败后戍守洛阳,在讨伐翟斌时为慕容凤击斩。
主要表现:373年独领一军攻打梁、益二州(不过从行文看有挂机的嫌疑,副将徐成代打),379年与毛盛袭击堂邑击败毛安之,与石越被并称为“秦之骁将”。考虑到前秦记载较少,因此鉴于评价而稍有拔高以示挽尊
TOP197 段文鸯(祖逖)
晋时段部鲜卑将领,段匹磾之弟。(??~321)
[红色]|史|[白色]以勇力闻,多次随兄匹磾一同讨伐石勒,与後赵军互有胜负,曾大败後赵大将孔苌。匹磾杀刘琨以致士众离散,文鸯随兄率部南奔投附邵续。匹磾兵困厌次时,文鸯率数百壮士冲入孤城,方得脱难。後以壮士数十骑出城迎战石虎,杀敌甚多,马倒槊折仍执刀步战,自辰时死战至申时,终寡不敌众力竭被擒。匹磾不久亦被石虎所俘,但因谋叛石勒事泄而死,文鸯亦遭毒杀。
点评:段匹磾的金牌打手,段部鲜卑的骑将代名词,曾击(吓)退石虎,参与围攻徐龛,夜击大败石勒的骁将孔苌。
TOP196 索綝(司马炽)
西晋大臣。(??~316)
[红色]|史|[白色]索靖之子,初举秀才,又转长安令,在官有声。304年受河间王司马顒之命,与张方挟持晋惠帝到长安,授鹰扬将军。刘聪侵掠关东,索綝为奋威将军破其军,斩其将吕逸。311年长安失陷,遂纠合义众,与雍州刺史贾疋等收复长安,立秦王司马邺为太子。次年太子即位,是为晋愍帝,受任为尚书右仆射、太尉,军国之事悉以委之。期间领兵与刘曜军在关中进行数次大战,互有胜负。后刘曜围困长安,索綝随愍帝出降被杀,西晋遂亡。
(主要击败汉赵将吕逸、刘丰、刘曜、赵染、呼延莫等)
TOP195 卢循(司马道子)
东晋末年起义军领袖,卢谌曾孙。(??~411)
[红色]|史|[白色]善草隶弈棋之艺,娶孙恩之妹为妻。从恩起兵作乱,恩败死,众推循为主。率军进攻江东,因屡被刘裕击败,乃泛海至番禺转攻广州,又使姊夫徐道覆克始兴,时东晋新平桓玄之乱而无暇南顾,遂授循广州刺史以示安抚。後刘裕北伐南燕,循与道覆趁虚分兵北上,占领豫章等地,与道覆军会合击败刘毅,顺流而下直逼建康。时刘裕已兼程南返,道覆建议在新亭决战,循不听而退还寻阳,错失良机。裕遣孙处走海道袭番禺断其後路,自率军大破循军,循南逃攻番禺不成,复走交州,被刺史杜慧度击杀。
只列举一下胜绩吧:击败吴隐之攻占广州,趁刘裕北上灭南燕时攻城略地,“自始兴寇长沙,诸守相皆委任奔走”。高光是桑落洲之战击败刘毅二万北府兵,又击败刘裕部将徐赤特
TOP194 桓豁(桓温)
东晋将领,桓彝之子,桓温之弟。(320~377)
[红色]|史|[白色]初仕为司马昱抚军从事中郎,桓温掌权时为督沔中七郡军事、新野等郡太守,曾击破前燕将慕容屈尘,收复许昌。後代桓温监荆、扬、雍等州军事,迁荆州刺史,讨司马勋於梁、益,破赵弘、赵忆於宛城,追获赵盘於鲁阳,与前秦在汉水和淮水一带长期交战。苻坚陷仇池、涪城,梁州杨亮、益州周仲孙弃戍奔溃,乃引咎上疏固辞,不久卒。豁时誉虽不及桓冲,但甚有器度。
TOP193 鲁广达(陈霸先)
陈朝将领,鲁悉达之弟。(531~589)
[红色]|史|[白色]虚心爱士,所统部曲尤多。初为梁邵陵王国右常侍,侯景之乱,与兄聚众保新蔡,随王僧辩讨侯景,元帝授以晋州刺史。陈朝建立後,随吴明彻讨周迪於临川,又随淳于量讨周迪於夏口,首率骁勇,战功居最,历为吴州、巴州刺史。为政简要,推诚任下,吏民便之。宣帝时屡率军北伐,多有克捷,累迁至平西将军、都督郢州以上十州诸军事。後主即位,改封绥越郡公,征为中领军。隋将贺若弼率军渡江攻陈,广达亲率士卒苦战,然建康城陷,终被俘。陈亡入隋,广达痛悼故国,愤慨而卒。
主要表现:1、随吴明彻讨周迪于临川,每战功居最。
2、华皎称兵上流,诏司空淳于量进讨。军至夏口,见皎舟师强盛,莫敢进。广达首率骁勇,直冲贼军。广达堕水,沉溺久之,因救获免。
3、众军北伐,略淮南旧地,广达与齐军会于大岘,大破之,斩其敷城王张元范,虏获不可胜数。
4、及贺若弼进军钟山,广达率众于白土岗南置阵,与弼旗鼓相对。广达躬擐甲胄,手执桴鼓,率励敢死,冒刃而前,隋军退走,广达逐北至营,杀伤甚众,如是者数四焉。及弼攻败诸将,乘胜至宫城,烧北掖门,广达犹督馀兵,苦战不息,斩获数十百人。
TOP192 萧承之(刘义隆)
南朝宋将领,齐高帝萧道成之父。(384~447)
[红色]|史|[白色]才力过人,东晋末年历建威府参军,安国、汶山二郡太守,宋文帝时迁济南太守。元嘉七年到彦之北伐失败,北魏南寇济南,他率数百人保全孤城。元嘉十年迁汉中太守,随梁州刺史萧思话击退氐帅杨难当,收复梁州,以功加龙骧将军,封晋兴县五等男。官至右军将军卒。萧道成称帝后,追封为宣皇帝。
主要战功参考这一段:
氐帅杨难当寇汉川,梁州刺史甄法护弃城走,思话至襄阳不进。皇考轻军前行,攻氐伪魏兴太守薛健于黄金山,克之。黄金山,张鲁旧戍,南接汉川,北枕驿道,险固之极。健既溃散,皇考即据之。氐伪梁、秦二州刺史赵温先据州城,闻皇考至,退据小城,薛健退屯下桃城,立柴营。皇考引军与对垒,相去二里。健与伪冯翊太守蒲早子悉力出战,皇考大破之。健等闭营自守不敢出,思话继至,贼乃稍退。皇考进至峨公山,为左卫将军、沙州刺史吕平大众所围积日,建武将军萧汪之、平西督护段虬等至,表里奋击,大破之。难当又遣息和领步骑万余人,夹汉水两岸,援赵温,攻逼皇考。相拒四十余日。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捶其后,贼不能当,乃焚营退。皇考追至南城,众军自后而进,连战皆捷,梁州平。
TOP191 王操(萧绎)
萧梁大臣。(??~575)
[红色]|史|[白色]性敦厚,有筹略,博涉经史,在公恪勤。初为萧察外兵参军,受萧察信任,萧察称帝建立西梁後,任五兵尚书、大将军、郢州刺史,进位柱国。萧岿即位後,陈将吴明彻统军进犯,引水灌江陵,时萧岿避难於纪南城,操与北周将高琳共同据守,抚循将士莫不用命,与陈军昼夜相战十旬,最终将其击退,江陵得以保全,以功迁侍中、尚书令,参掌选事。为人恭慎小心,深得当时之誉。
TOP190 慕容仁(慕容廆)
十六国·前燕宗室名将,慕容廆之子。(??~336)
[红色]|史|[白色]有勇略,屡立战功,得士心。被慕容廆任命为征虏将军,坐镇辽东。多次击破高句丽,使得高句丽不敢进犯,并在对宇文部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坐镇平郭,安抚民众,甚有威惠。慕容廆即位后,对慕容仁很是忌惮,慕容仁趁机反叛。慕容仁没有料到慕容皝踏海冰奇袭他,作战失败被擒获,后被赐死。
1、高句丽寇辽东,慕容仁与战,大破之,自是不敢犯仁境。2、后赵王勒加宇文乞得归官爵,使之击慕容廆。廆遣世子皝、索头、段国共击之,以辽东相裴嶷为右翼,慕容仁为左翼。乞得归据浇水以拒皝,遣兄子悉拔雄拒仁。仁击悉拔雄,斩之;乘胜与皝攻乞得归,大破之。乞得归弃军走,皝、仁进入其国城,使轻兵追乞得归,过其国三百馀里而还,尽获其国重器,畜产以百万计,民之降附者数万。3、仁兵已至黄水,知事露,杀使者,还据平郭。皝赐昭死,遣军祭酒封弈慰抚辽东,以高诩为广武将军,将兵五千与庶弟建武将军幼、稚、广威将军军、宁远将军汗、司马辽东佟寿共讨仁。与仁战于汶城北,皝兵大败,幼、稚、军皆为仁所获。寿尝为仁司马,遂降于仁。前大农孙机等举辽东城以应仁。封弈不得入,与汗俱还。东夷校尉封抽、护军平原乙逸、辽东相太原韩矫皆弃城走,于是仁尽有辽东之地;段辽及鲜卑诸部皆与仁遥相应援。
TOP189 高长恭(高洋)
北齐宗室名将,高澄第四子。(??~573)
[红色]|史|[白色]一名长恭、又名肃,封为兰陵王。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受军士爱戴。564年北周宇文护发兵伐齐,围攻洛阳,长恭随段韶、斛律光往救之,著假面率五百骑突入周军,至金墉城下,军威大盛,武士共歌谣为《兰陵王入阵曲》,最终大败周师。後从段韶围定阳城,段韶得疾先还,长恭继统其众,卒克其城,并击擒周汾州刺史杨敷。但因屡立战功,威声太重,深为齐後主高纬所忌,终被高纬赐药而死。
(这位应该是南北朝名气最大的候选人之一,似有名将之声,但其实没什么方面之功,排在这里已经是buff过了)
本帖出现的第一个光环将

TOP188 乞伏乾归(乞伏国仁)
主要表现:
1、休官阿敦、侯年二部各拥五千余落,据牵屯山,为其边害。乾归讨破之,悉降其众,于是声振边服。
2、陇西太守越质诘归以平襄叛,自称建国将军、右贤王。乾归击败之,诘归东奔陇山。
3、乾归乃与没奕于攻大兜于安阳城,大兜退固鸣蝉堡,乾归攻陷之,遂还金城。为吕光弟宝所攻,败于鸣雀峡,退屯青岸。宝进追乾归,乾归使其将彭奚念断其归路,躬贯甲胄,连战败之,宝及将士投河死者万余人。(先败后胜)
4、光遣其子纂伐乾归,使吕延为前锋。乃纵反间,称秦王乾归众溃,东奔成纪。延信之,引师轻进,果为乾归所败,遂斩之。
5、姚兴将姚硕德率众五万伐之,兴潜师继发。……乾归自率轻骑数千候兴军势。俄而大风昏雾,遂与中军相失,为兴追骑所逼,入于外军。旦而交战,为兴所败。乾归遁还苑川,遂走金城(败于姚硕德+姚兴本人的夹击)
6、遣随兴将齐难迎吕隆于河西,讨叛羌党龙头于滋川,攻杨盛将苻帛于皮氏堡,并克之。又破吐谷浑将大孩,俘获万余人而还。寻复率众攻杨盛将杨玉于西阳堡,克之。
7、乾归复都苑川,又攻克兴略阳、南安、陇西诸郡,徙二万五千户于苑川、枹罕。
8、乾归率步骑三万征西羌彭利发于枹罕,师次于奴葵谷,利发弃其部众南奔。乾归遣其将公府追及于清水,斩之。乾归入枹罕,收羌户一万三千。因率骑二万讨吐谷浑支统阿若干于赤水,大破降之。
TOP187 梁睿(杨坚)
北周、隋朝大臣。(531~595)
[红色]|史|[白色]少沉著明敏,宇文泰因其为功臣子,养於宫中数年。北周时曾多次随宇文宪抵御北齐有功,历任数州刺史、凉、安二州总管,俱有惠政。580年益州总管王谦因不满杨坚把持朝政而起兵,梁睿率军二十万讨平之,威震西川,遂代王谦任益州总管,在巴蜀威惠兼著,民夷悦服,声望逾重,为杨坚所惮。夷、獠归附。梁睿亦因久居重镇而内不自安,乃密谏劝杨坚称帝,又屡请入朝,终获杨坚信任,得以善终。为人多妙算,屡上平陈、取南宁州、防御突厥之策,为杨坚所嘉叹。
TOP186 夏侯亶(萧衍)
萧梁将领,夏侯夔之兄。(??~529)
[红色]|史|[白色]为人美风仪,涉猎文史,能言善辩。初为齐奉朝请,萧衍起兵反东昏侯时随父归之。萧衍建梁後,累官南郡太守、司州刺史、安陆太守,居州甚有威惠,为边人悦服。迁吴兴太守,居郡有惠政,百姓图其像,立碑颂美。525年梁军大举北伐,主帅裴邃死於军中,亶持节代邃督军继续北伐,与韦放、元树等合兵大破北魏军,降城五十二,收复寿阳、合肥,以功迁豫、南豫二州刺史。在州轻刑薄赋,务农省役,流散百姓多来归附。
TOP185 尹纬(姚襄)
十六国·後秦之大臣。(??~??)
[红色]|史|[白色]仕苻坚为尚书令史,但因天水尹氏家族曾有背叛之劣迹而不受重用。故在姚苌叛逃苻坚後,尹纬扇动群豪,拥立姚苌为主,为後秦立国之元佐。姚苌死後,尹纬又辅佐姚兴,历任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尚书左右仆射,在消灭苻登的战争中屡次战胜,又致力朝政,史称“成姚兴之业,皆纬之力也”。
废桥之战居功至伟,助姚兴击垮苻登主力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4-07-13
浏览6742
MOD前瞻
登录后评论
46
4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