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mily
频道主
《朝花夕拾》回溯心灵,找寻生命的真谛与人性的光辉。
一、作品简介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二、主要内容、主人公、大概内容及人物分析
11. 《狗·猫·鼠》
- 主人公:作者鲁迅
- 大概内容: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阐述了自己仇猫的原因,既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表示憎恶,又追忆童年时“猫”吃掉他心爱的隐鼠的故事。
- 人物分析:作者通过对自己仇猫原因的阐述,表现出他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12. 《阿长与〈山海经〉》
- 主人公:阿长(长妈妈)
- 大概内容:本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虽然粗俗、迷信,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还踩死了鲁迅心爱的隐鼠,但她却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还给鲁迅讲“长毛”的故事,并且为鲁迅买来心心念念的《山海经》。
- 人物分析:阿长是一个粗俗、迷信,但又真诚、善良,关心爱护孩子的劳动妇女形象。她虽然有许多缺点,但却真心为鲁迅着想,为他买来《山海经》,让鲁迅对她充满敬意和怀念。
13. 《二十四孝图》
- 主人公:作者鲁迅
- 大概内容:作者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 人物分析:鲁迅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对封建孝道进行批判,展现出他的理性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
14. 《五猖会》
- 主人公:作者鲁迅
- 大概内容: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正要出发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强迫“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等“我”背完书,对五猖会已经兴致全无。
- 人物分析:文中的鲁迅是一个充满童真,渴望自由和快乐的孩子,但同时也被封建教育制度压抑着。
15. 《无常》
- 主人公:无常
- 大概内容:文章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 人物分析:无常是一个有人情味、爽直公正的鬼,通过对无常的描写,反映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的观点,讽刺了所谓的“正人君子”。
1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主人公:作者鲁迅
- 大概内容:本文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百草园是作者童年的乐园,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还有鸣蝉、黄蜂、叫天子等。而在三味书屋,作者则要面对严厉的老师和枯燥的学习。
- 人物分析:展现了儿童时期的鲁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三味书屋接受传统教育时的无奈和压抑。
17. 《父亲的病》
- 主人公:作者鲁迅、父亲
- 大概内容: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他们故作高深,出诊费极高,开的药方也很奇特,却治不好病,最终父亲被庸医耽误而离世。
- 人物分析:鲁迅在文中表现出对父亲的关爱和对庸医误人的愤怒。父亲在病中备受折磨,揭示了当时医疗条件的落后和人们的愚昧。
18. 《琐记》
- 主人公:作者鲁迅
- 大概内容: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还描写了作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
- 人物分析:反映出鲁迅在成长过程中对虚伪和势力的人的不满,以及他追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渴望。
19. 《藤野先生》
- 主人公:藤野先生
- 大概内容: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认真为作者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作者的实习情况。
- 人物分析: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日本教师,他对鲁迅的关心和教导让鲁迅深感敬佩和感激。
20. 《范爱农》
- 主人公:范爱农
- 大概内容:文章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 人物分析: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性格倔强耿直,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社会,但又无奈、彷徨,最终溺水身亡,是一个令人同情和惋惜的人物。
三、艺术特色
5. 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
6. 擅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7. 常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使文章的思想更深刻。
8. 语言清新、朴实、优美、亲切,是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四、主题思想
《朝花夕拾》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4-11-15
浏览64
登录后评论
3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