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引路人
我在13年选择去桂林读大学,这个决定并非完全出于学校的声誉,而是因为我想认识更多的人,见更多的风景。桂林作为一座古城,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壮美的风景,符合我的选择标准。
 
在9月底的某天,我认识了一位特别的先生。那天,朋友约我一起逛街,采购一些冬天用的物品,桂林的天气有时候真的是一言难尽,我们就在这偶然间遇到了先生,也就是我后来的师兄。
 
师兄总是出现在这条街后面角落旁,摊子干净简洁,与传统的电影形象截然不同。他喜欢悠闲地躺在自己的折叠椅子上,看书或者玩手机。平常只有周末才会出来摆摊,他看起来很年轻,实际比我大几岁,没有那种老师傅的气势,却给人一种亲近和信赖的感觉。如果不留意旁边的广告牌,很难看得出这是在摆摊而不是某个人出来晒太阳。
当时我想,这样摆摊,生意也不知道怎么样。
 
那天之后,朋友就经常拉我去那里玩,彼此也熟了,成逛街累了之后的歇脚处。偶尔,我们也帮忙招揽一些顾客。
 
在与师兄的交流中,我逐渐发生了思想的转变。我开始怀疑学校所传授的知识的实用性,对传统的兴趣也逐渐萌生兴趣。尤其是在过年期间,师兄对我说:“与其浪费时间等别人灌输,不如主动学一个技能。同样的钱,可以用来交学费拿个证,也可以学个吃饭的本事。”
 
一天里,师兄突然给我们两张名片,说是准备开店了。随着师兄准备开设了新店,他告诉我未来可能很少会出摊,我们以后可以常去店里做客。我主动提出去新店开张帮忙,并开口询问能否跟他学习。我到了他的店里,表达了想要向他学习的愿望。
软磨硬泡之下,师兄说自己只是一个散修,无门无派的,又提到学费需要三万,让我不要冲动。我表示自己有足够的学费,但他依旧还是让我回去想好再说,不要临时头脑发热乱做决定。其实当时已经隐隐感觉到师兄并不想收我,只是找理由推辞。就这样,那天我就帮忙搬了一张桌子,整个店里非常简洁,一桌两椅,还有个书架。
 
后来的日子里,我也不再提这件事。
在暑假期间的思考中,我决定继续学习,既然不收的话,经常去请教也是一样能学到东西,师兄并不是吝啬自己知识的人,有疑问还是很愿意解答。
 
有时候惊喜总是来的莫名其妙。
8月底,我在线上跟师兄聊天中知道他明天要去爬尧山,当时据说是桂林最高的山,自己也没有去过,爱玩的我当下就跟师兄约好明天一起爬山。
次日,下午我们到达山脚下,我带着一个小背包,师兄则是单肩包,还带着一台小型相机挂在脖子,很有摄影师的风范。
在山脚下买了两瓶水就开始出发,师兄让我选择娃哈哈,我问有什么特别,他说这个水好喝,恢复体力快。这也是师兄一直以来喜欢喝的,平日里很少见他喝饮料或者其他饮品。
在出发的时候,我突然有些傻了。
我以为走的是捷径山路或者林间小道,却没想到师兄选择的是八公里的环山公路。
我当时懵了,八公里山路是要累苦人,爬完估计人都傻了。
既来之则安之,还是选择爬上去。
 
一路上我们拍照,徒步行走,享受着山路中的风景。师兄还教了我呼吸的技巧,有助于爬山缓解体力。师兄则是拿他的小相机拍些叶子,小昆虫之类的小东西,别人都是拍风景,或者人物,而他似乎更喜欢拍些小东西。后来看了他的作品,瞬间觉得小世界也有美丽的一面,平常没注意的小生命原来也挺美。
 
爬山中也见到其他登山者,有夫妻老人结伴而行,有开着拉风的摩托车者,也有骑越野车的骑行者,甚至还有小学生结伴骑行上山,偶然间还看到一辆汽车上山。
原来登山的路上,并不是只有我们。
 
我们不知不觉到达山顶,也看到了那个摩托车手停在山顶庄园门口,坐在车上玩着手机,偶尔自拍几张。
我以为会很累,没想到登到山顶也没感觉到多疲倦,看手表的时间,我们走了大概三个多小时。
我当时挺怀疑这条路真的有没有八公里。
 
山顶的风景,有个房子,门口里面还拴着一条小狗,里面有画展,还有喝茶的店,店的旁边是个瞭望塔,可以看到城市。继续往山顶走,有个信号塔,上面没有什么好看,就是一个铁塔,下面是空旷的平台,转了一圈就会那个茶店瞭望塔处。
当时,已经临近黄昏。师兄累了就坐在瞭望台上的椅子,那里放着两张奶茶店的玻璃桌,我则是好奇走来走去四处看。
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已经这么晚了,到时候怎么下山。如果深夜爬山,我宁愿在山顶过夜,担忧之下问师兄今晚怎么回去,而他则说会有人送我们的。
应该是师兄的朋友来接吧,也可能叫了的士,我还是多问一遍是不是叫了车,师兄说没有叫车,到时候就知道了,不会让你走着回去的。
有安排的话,我也就放心了,继续在山上四处看,也看到瞭望平台下面有几个人正在下山,他们是走山路捷径上山,只是不能上到平台这边,是通往另一个方向,看到的风景是没有我这里辽阔。
 
在茶店还认识了一对情侣,他们问我是怎么上山的,我说徒步走上来的,他们似乎很惊讶,问我是一个人上山的么,可能是担心我的安全,我说是跟朋友一起上山的。他们觉得我挺厉害,能徒步走这么远的路,我心里却想自己算不得什么,那对老夫妻才是真正的高手。
之后他们请我们喝茶,说是姜茶,我道谢之后,拿另一杯姜茶给在坐在那里弄相机的师兄。师兄知道是别人请客,跟那对情侣表达了谢意后,便等待黑夜降临。当时天已经开始昏暗,店里也开启了灯,只是远处的城市似乎还没有点亮。
 
之后,我向师兄吐露了自己的想法,并表达了想要拜他为师的愿望。
 
我们聊了很多话题,虽然我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聊了什么,或许是当时太累,很多话都没有什么记忆,只记得最终师兄让我明天去找他。我当时没想到师兄居然答应了,也在那一刻,我突然心里并没有期待,感觉也并不是特别奢求,有种随缘的感觉。有时候我们苦苦追求的东西,偏偏越找越远,不想要的时候,它就自己找到了你。
 
山下的城市也在我们谈话期间忽的点亮,我觉得这是自己第一次见过这么漂亮的夜景了。
 
欣赏夜景之余,我看到山路那边黑压压,问师兄啥时候下山,心里问候师兄的朋友八百遍怎么还不来接。师兄说,有人送就坐车,没人送他就徒步下山。
正在想着今晚大概要住在山上了,那对情侣就来问我们怎么下山,他们准备下山了,并问我们要不要坐他们的车一起下山。我顿时觉得自己好幸运,瞌睡碰上枕头,连忙拉师兄一起。就这样我们坐上他们的车一起下山,这是一辆宝马车,车很漂亮,内饰也很舒服,很安静。
一路上看着山下的城市灯光,加上疲倦感,一种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
在车里很安静,只听见小情侣的聊天,心里也在祝福和感谢,我跟师兄早已疲倦,没聊几句便安静的看着窗外灯火铺满的城市。
 
当夜我差点失眠,第二天就去银行取钱,准备向师兄交学费。排队期间心里还想着自己是不是太冲动,最终冷静下来想自己冲动一次吧,下不为例,师兄若是坑我,大不了就报警抓他。
 
当我拿着三个装满钱的信封递给给师兄,并表示这些都是自己的零花钱,让师兄放心钱的来处。
 
师兄让我把钱拿回去,说自己还不适合收徒,他说作为师者至少得有拿得出手的成就方能称之为师,自己尚无拿得出手的成就,而且也只收徒弟,师生关系他不收。我默默把钱收回去,心里正想着自己或许真的与师兄无缘的时候,师兄说了一个不是方法的方法。
最终,师兄代师收徒,收下了我,至于学费也就不需要了。唯一的不足就是只能当个记名弟子,过了考核才正式入门。我也知道了自己的师父姓莲,师兄说其他的以后再透露,对此我也并不在意,自己想的只是能跟师兄学习就行了。
然后我们举行了拜师仪式,我递上拜师帖,简单的泡个茶,然后师兄代喝便结束了。
 
对于师尊这个事,我至今都没有见过师尊,甚至怀疑当初是不是师兄杜撰的,只是为了不收我的拜师费。或许是太熟了,他不忍心拒绝才想出这个办法。
 
后来我问师兄当初为什么愿意收我,他说其实自己本来并不想教人,自己懂的并不是很多,不想误人子弟,之所以后来答应,也是时机上面适合了。
 
终于写完了,内容写的有点啰嗦,写的有点急促,这断回忆自己有很深印象,便多写了些内容,吸取上篇的教训,已经尽量删了很多内容。
从相识到拜师经历了一年的时间,这段拜师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师徒关系的珍贵和意义,也为我的未来学习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4-03-22
浏览200
桔子文章🍊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