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用户
汶川十七年:记忆与重生之间
十七载光阴,未能抹去山河震颤的裂痕。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撕开伤口,近七万生命陨落,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呜咽。废墟之下,是课本未合的孩子、紧握听诊器的医生、相拥而眠的夫妻;废墟之上,是血手刨土的救援者、彻夜长明的帐篷、举国同悲的烛光。
时间缝合了崩塌的城镇,高楼覆过疮痍,街市重归喧嚣。但幸存者的日历永远停驻在那一天:白发人对着空碗筷沉默,孤儿在婚礼上留出一把空椅,截肢者用机械腿丈量新生。纪念馆里镌刻的不仅是数字,更是未被风干的泪水。
灾难是一面镜子,照见生命的脆弱,也映出人性的坚韧。十七年后,我们以记忆对抗遗忘——不忘逝者之痛,不怠防灾之责,不让每一滴血白白渗入土地。当鸣笛声响彻川西,愿逝者安眠于春草之下,生者背负着记忆,走向更坚实的黎明。
十七载光阴,未能抹去山河震颤的裂痕。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撕开伤口,近七万生命陨落,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呜咽。废墟之下,是课本未合的孩子、紧握听诊器的医生、相拥而眠的夫妻;废墟之上,是血手刨土的救援者、彻夜长明的帐篷、举国同悲的烛光。
时间缝合了崩塌的城镇,高楼覆过疮痍,街市重归喧嚣。但幸存者的日历永远停驻在那一天:白发人对着空碗筷沉默,孤儿在婚礼上留出一把空椅,截肢者用机械腿丈量新生。纪念馆里镌刻的不仅是数字,更是未被风干的泪水。
灾难是一面镜子,照见生命的脆弱,也映出人性的坚韧。十七年后,我们以记忆对抗遗忘——不忘逝者之痛,不怠防灾之责,不让每一滴血白白渗入土地。当鸣笛声响彻川西,愿逝者安眠于春草之下,生者背负着记忆,走向更坚实的黎明。
2025-05-12
浏览282
登录后评论
点赞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