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蝠
频道主
【埃爾德里奇號(USS Eldridge)】費城實驗的都市傳說



在二戰期間的美國,一則關於埃爾德里奇號(USS Eldridge)的都市傳說,聲稱這艘海軍驅逐艦護衛艦於1943年在費城海軍造船廠(Philadelphia Naval Shipyard)參與了一場名為「費城實驗」(Philadelphia Experiment)的秘密試驗,試圖實現船舶的隱形或瞬間移動(來源:Wikipedia)。這一傳說描述了令人震驚的場景:埃爾德里奇號在綠藍色光芒籠罩下從費城瞬間消失,隨後出現在200英里外的維吉尼亞州諾福克(Norfolk),並再次回到費城,伴隨著船員遭受的恐怖後果,如與船體融合或精神失常。這一傳說自1950年代由卡爾·M·艾倫(Carl M. Allen)提出後,成為美國最著名的軍事陰謀論之一,激發了無數書籍、電影與爭論。本文將從傳說起源、目擊記述、文化影響與科學分析四個面向,探討這一都市傳說的來龍去脈。
費城實驗的傳說起源於1955年,當時卡爾·M·艾倫(化名卡洛斯·米格爾·阿連德,Carlos Miguel Allende)向天文學家兼UFO研究者莫里斯·K·傑瑟普(Morris K. Jessup)寄送了一系列信件,聲稱自己是費城實驗的目擊者(來源:historicmysteries)。艾倫在信中描述,1943年10月28日,埃爾德里奇號被安裝了巨型電磁發生器,試圖利用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Unified Field Theory)實現船舶隱形。據稱,實驗不僅使船舶對雷達隱形,甚至實現了瞬間移動,但代價慘重:船員遭受嚴重傷害,包括身體與船體融合、精神崩潰或永久失蹤(來源:wearethemighty)。艾倫還寄送了一本傑瑟普的著作《UFO案例》(The Case for the UFO),書中滿是手寫註解,涉及外星技術與實驗細節,這些註解後被稱為「瓦羅版」(Varo Edition)(來源:michelegargiulo)。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Office of Naval Research)收到類似包裹後,曾聯繫傑瑟普討論,但最終認定這些內容缺乏證據(來源:explorersweb)。
埃爾德里奇號的目擊記述主要來自艾倫的陳述。他聲稱自己在商船安德魯·弗魯塞斯號(SS Andrew Furuseth)上,親眼看到埃爾德里奇號在費城海軍造船廠被綠藍色光芒包圍後消失,隨後出現在諾福克,再次消失並回到費城(來源:allthatsinteresting)。另一位自稱參與者的阿爾弗雷德·比萊克(Alfred Bielek)在1989年宣稱,他是實驗中的船員,目睹了船員被融合進船體的恐怖景象,並稱實驗涉及時間旅行(來源:Wikipedia)。比萊克後來在廣播節目與UFO大會上補充細節,聲稱實驗導致他被傳送到1983年(來源:newworlds)。然而,這些記述充滿矛盾,且無獨立證據支持。1999年,埃爾德里奇號的船員在一次聚會中否認曾參與任何實驗,並表示該船從未停靠費城(來源:indie88)。海軍檔案顯示,埃爾德里奇號於1943年8月27日服役後,在紐約與巴哈馬進行海試,10月28日時並不在費城(來源:history)。
費城實驗的傳說在美國文化中影響深遠,成為科幻與陰謀論的經典題材。1984年的電影《費城實驗》(The Philadelphia Experiment)將故事改編為兩名船員從1943年穿越至1984年的冒險故事,雖與原始傳說不完全一致,但將「船員與船體融合」的恐怖形象深植人心(來源:howstuffworks)。該片啟發了後續影視作品,如2005年迷你劇《三角》(The Triangle)將實驗與百慕達三角聯繫(來源:Wikipedia)。書籍方面,查爾斯·伯利茲(Charles Berlitz)與威廉·摩爾(William Moore)的《費城實驗》(1979)擴大了傳說影響力,加入更多細節(來源:skeptic)。在流行文化中,埃爾德里奇號出現在《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與漫威《洛基》(Loki)中,後者將其描繪為被傳送到「虛空」的船隻(來源:strangerthings)。這些作品強化了傳說的神秘色彩,使其成為美國戰時陰謀論的代表。
科學視角下,費城實驗缺乏可信證據。美國海軍多次否認實驗存在,強調埃爾德里奇號的航海日誌顯示其1943年10月從未到訪費城,且當時的技術無法實現隱形或瞬間移動(來源:history)。海軍研究辦公室1996年報告指出,統一場論尚未完成,無法應用於船舶隱形,且該辦公室直到1946年才成立(來源:explorersweb)。愛因斯坦雖在1943至1944年間為海軍提供爆炸物研究諮詢,但無證據顯示他參與隱形項目(來源:history)。曾服役於埃爾德里奇號旁艦船的電工愛德華·杜金(Edward Dudgeon)表示,當時的「隱形」技術僅指消磁(degaussing),用於抵禦德國磁性魚雷,而非使船舶消失。目擊者描述的「綠藍色光芒」可能來自聖艾爾摩火(St. Elmo’s Fire),一種由強電場產生的等離子輝光(來源:wearethemighty)。艾倫後於1969年承認故事為騙局,稱其為謀利而編造,但後來又撤回供詞(來源:explorersweb)。
學者認為,費城實驗的傳說反映了冷戰時期對政府秘密與先進技術的普遍恐懼。艾倫的故事可能受當時UFO熱潮與科幻小說影響,結合真實的消磁技術與誇張的想像(來源:michelegargiulo)。消磁過程涉及電磁設備,可能被誤解為隱形試驗,而港口間的快速航行(如費城至諾福克的內陸運河)可能被誇大為瞬間移動(來源:wearethemighty)。傳說中的恐怖後果,如船員與船體融合,則可能源於對電磁場危險的臆想(來源:historicmysteries)。加密動物學家與陰謀論者雖猜測實驗涉及外星技術或時空裂縫,但這些假設缺乏實證支持(來源:brickthology)。
埃爾德里奇號的費城實驗傳說,以其恐怖與神秘的細節,成為二戰時期最引人入勝的都市傳說之一。它揭示了人類對未知科技與政府秘密的複雜情感,同時也反映了戰時技術進步的想像空間。雖然海軍檔案與船員證詞顯示實驗從未發生,傳說的持久魅力在於其結合了科學、恐怖與陰謀的元素,持續激發文化創作與公眾好奇。至今,費城實驗的真相仍被認為是卡爾·艾倫的個人杜撰,但其影響力無疑超越了事實本身。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5-07-16
浏览51
禁忌黑科學
登录后评论
点赞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