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极星門古籍善本影印堂
频道主
楚辞集注
此《楚辞集注》为朱熹所注。此书共八卷,卷一至卷五收屈原作品二十五篇,总名之为 “离骚”,卷六至卷八收宋玉、景差、贾谊、庄忌、淮南小山的作品共十六篇,称为 “续离骚”。此南宋端平二年朱鑑刊本,杨氏海源阁旧藏,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 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宋玉、景差、贾谊、淮南小山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目录
楚辞集注目录
卷一:离骚经
卷二:九歌
卷三:天问
卷四:九章
卷五:远游、卜居、渔父
卷六:九辩
卷七:招魂、大招
卷八:惜誓、弔屈原、服赋、哀时命、招隐士
此为杨氏海源阁旧藏,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为海内孤本。书后另附有《楚辞辨证》二卷、《楚辞后语》六卷,前者为旧注的考订,后者辑录宋玉以后至宋吕大临的拟骚作品(此文件不含:《楚辞辨证》和《楚辞后语》)。
屈原(约公元前 340 年—公元前 278 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 “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楚辞集注. 八卷. 宋. 朱熹注. 南宋端平二年朱鑑刊本
2024-06-04
浏览63
暂无评论
登录后评论
2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