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是情绪化的判词,却不是对《章鱼噼的原罪》的有效批评。

如果你看完只觉得“剧情是屎”,大概率是你期待的是一部爽片/治愈番,而它偏偏是一部反爽片、反治愈、反时间回溯神话的黑暗寓言。落差感会让人觉得“被喂屎”,但这恰恰是作者想制造的阅读体验——不舒服、不解脱、不原谅。

---

一、为什么有人骂“屎”
1. 预期错位
- 以为是《哆啦A梦》式“外星道具治愈日常”,结果道具成了杀人凶器。
- 以为是《Re:0》式“回溯救女主”,结果回溯越多,血越多。

2. 情绪被玩弄
- 作者反复给“希望”又掐灭:每一次重启都让观众以为“这次能好”,却更深陷泥潭。
- 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救赎”或“洗白”,只有冰冷的结构性无解。

3. 角色“不讨喜”
- 静香不圣母、真理奈不悔改、章鱼噼不万能——观众找不到情感支点,于是用“屎”来宣泄挫败感。

---

二、为什么骂“屎”反而中了作者的圈套
- 作者的目的就是让你难受:

他把“时间回溯”这种通常用来“弥补遗憾”的设定,反向使用成“证明遗憾无法靠魔法弥补”。

你骂得越狠,越说明你被这种“无解”刺痛了——这正是作品的主题。

---

三、如何把这种“屎感”翻译回问题本身

你觉得“屎”的点 其实是作者在质问
“时间回溯没用,那画它干嘛?” 如果系统不改,回溯多少次都是徒劳。
“女主太黑,完全不可爱。” 受害者必须可爱才有资格被同情吗?
“没有一个好人,全员恶人。” 结构性暴力下,好人也会变成帮凶。

---

四、总结一句话

> 《章鱼噼的原罪》不是剧情“屎”,而是把现实最臭的那部分不加香精地端到你面前。

如果你冲它喊“屎”,它只会回一句:

“对,这就是你们大人留给孩子的世界味道。”
2025-07-19
浏览721
登录后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