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韵度
追根溯源 四川绵阳崔氏乃“南海郡公”崔与之后裔
文/崔一良(盐城)
绵阳崔兴贵父子看到我的博客上的有关资料,通过石家庄力争宗亲与我联系,发来《绵阳崔氏族谱》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本电子稿。初读之后,发现四川绵阳崔氏乃广东“南海郡公”崔与之后裔;四川威远大屋基崔氏亦与绵阳崔氏同族同宗。
战国末期的崔广(字少通),“商山四晧(hao)”(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中的佼佼者,为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194年)素所敬畏。因避秦暴,自山东崔城迁于直隶省涿郡安平之博陵(今河北衡水)。汉平帝时(公元1~5年)崔篆为大尹,其兄为大司马,其母师氏通经博学,封为“义成夫人”。在王莽将要篡位时,崔篆等辞官回家,注《周易》四篇。其子崔骃、孙崔瑗、曾孙崔子真均怀经济才学,立攻于当时。延至北魏(公元220~280年),崔浩为司徒,其孙崔挺为北魏刺史,曾孙崔楷为北魏殷州刺史。其后崔元暐在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封为“博陵王”,后拜相。至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其后崔世明迁粤省广州,子崔与之累官四川,安抚制置,有“先有崔与之,后有广州城”之说,使后封“南海郡公”,遂移子于江南(驻扬州),晚年又移子于闽省,住汀洲府宁化县石壁村葛藤垇。其玄孙崔唐臣为宋末隐士,崔唐臣之孙崔彧(或)为元世主(公元1260~1295年)刑部尚书,加平章事(虚职)四世。至元顺帝十二年(公元1334年)崔世宗诞生,又经承祖、德义、旺元三世,至旺元三男崔万章、崔百章、崔成章,弟兄三人。
福建崔氏族人以崔世宗为始祖。旺元三子中,唯崔成章欲离开福建宁化,迁广东循州(龙川),故于明正统三年(公元1439年)立合同族譜三册,各执一册,兄弟分袂。五世崔成章父子自福建宁化四人移居广东。到广东后,崔绅兄弟三人又于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立合同族谱各分三地:长子崔绅随母郭氏同住广州(铅江),次子崔缙居惠州府龙川县鳖坑村(碧坑村),三子崔继随父崔成章居班塘,后迁龙川县义都潭头立业。崔缙之子、七世崔富、八世崔华忠、九世崔琳、十世崔孟正、十一世崔庆、十二世崔元举、十三世崔时信、十四世崔盛、十五世崔斯显、十六世崔奕荣等均居广东循州。
其后十五世斯卓公有三男,十六世长男奕孟、次男奕仲自广东率先入川,落业绵竹马家巷,父母从广东迁葬时,三男奕季随兄来蜀居绵竹西乡。其后裔生活在绵州(今德阳、绵阳)一带。
文/崔一良(盐城)
绵阳崔兴贵父子看到我的博客上的有关资料,通过石家庄力争宗亲与我联系,发来《绵阳崔氏族谱》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本电子稿。初读之后,发现四川绵阳崔氏乃广东“南海郡公”崔与之后裔;四川威远大屋基崔氏亦与绵阳崔氏同族同宗。
战国末期的崔广(字少通),“商山四晧(hao)”(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中的佼佼者,为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194年)素所敬畏。因避秦暴,自山东崔城迁于直隶省涿郡安平之博陵(今河北衡水)。汉平帝时(公元1~5年)崔篆为大尹,其兄为大司马,其母师氏通经博学,封为“义成夫人”。在王莽将要篡位时,崔篆等辞官回家,注《周易》四篇。其子崔骃、孙崔瑗、曾孙崔子真均怀经济才学,立攻于当时。延至北魏(公元220~280年),崔浩为司徒,其孙崔挺为北魏刺史,曾孙崔楷为北魏殷州刺史。其后崔元暐在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封为“博陵王”,后拜相。至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其后崔世明迁粤省广州,子崔与之累官四川,安抚制置,有“先有崔与之,后有广州城”之说,使后封“南海郡公”,遂移子于江南(驻扬州),晚年又移子于闽省,住汀洲府宁化县石壁村葛藤垇。其玄孙崔唐臣为宋末隐士,崔唐臣之孙崔彧(或)为元世主(公元1260~1295年)刑部尚书,加平章事(虚职)四世。至元顺帝十二年(公元1334年)崔世宗诞生,又经承祖、德义、旺元三世,至旺元三男崔万章、崔百章、崔成章,弟兄三人。
福建崔氏族人以崔世宗为始祖。旺元三子中,唯崔成章欲离开福建宁化,迁广东循州(龙川),故于明正统三年(公元1439年)立合同族譜三册,各执一册,兄弟分袂。五世崔成章父子自福建宁化四人移居广东。到广东后,崔绅兄弟三人又于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立合同族谱各分三地:长子崔绅随母郭氏同住广州(铅江),次子崔缙居惠州府龙川县鳖坑村(碧坑村),三子崔继随父崔成章居班塘,后迁龙川县义都潭头立业。崔缙之子、七世崔富、八世崔华忠、九世崔琳、十世崔孟正、十一世崔庆、十二世崔元举、十三世崔时信、十四世崔盛、十五世崔斯显、十六世崔奕荣等均居广东循州。
其后十五世斯卓公有三男,十六世长男奕孟、次男奕仲自广东率先入川,落业绵竹马家巷,父母从广东迁葬时,三男奕季随兄来蜀居绵竹西乡。其后裔生活在绵州(今德阳、绵阳)一带。
2024-10-30
浏览378
登录后评论
点赞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