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洞后长了个“肉疙瘩”!医生提醒:这种体质的人要当心
有不少爱美的小姑娘都喜欢戴耳饰,有些男孩子也喜欢戴耳钉做装饰。然而,有人打耳洞后长出了“肉疙瘩”,不少人还都经历过这类事。
 
打耳洞后,耳朵竟长了个“肉疙瘩”
 
【案例一】
 
据健康杭州,浙江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接诊了一位耳朵上长“肉疙瘩”的刘女士(化名),刚生完孩子的她发现,这“肉疙瘩”越长越大、越长越大。
 
“年轻女性,刚刚生完小孩,这瘢痕疙瘩越长越大,看来又是打耳洞惹的祸。”接诊的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陈朝晖轻轻地触诊后,作出判断。
 
刘女士一听有点愣神,因为这个瘢痕是此前因打耳洞留下的,怎么生了个孩子竟然会长成“肉疙瘩”?最终,刘女士通过住院日间手术切除这恼人的“肉疙瘩”。
 
【案例二】
 
据深圳宝安人民医院集团,晓燕(化名)在路边的小店内打了耳洞,本来希望美美地戴个漂亮耳饰。
 
然而,在打完耳洞后的两周,晓燕的耳朵又红、又肿、又痛,甚至开始流脓、出血,反反复复。最初,只是在耳洞的位置上长了个“痘痘”似的东西,偶尔刺痛、瘙痒。
 
之后就越长越大,像一对哑铃似的,天气潮湿、闷热和运动过后就异常瘙痒。
 
【案例三】
 
据小央视频,重庆27岁的欧女士因右耳耳洞位置长了2个珍珠大小的肉疙瘩,准备接受手术和浅放治疗。
 
欧女士称自己3年前打了耳洞,不久后右耳化脓,当时涂了红霉素药膏但作用不大,之后又因怀孕哺乳便没有继续用药治疗,随后耳朵上的肉疙瘩越长越大。
 
为什么耳朵会长“肉疙瘩”?
 
这个“肉疙瘩”叫做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割伤或其他损伤愈合后生长的组织团块。一般来说,常见于耳、颈、颌、胸、肩和上背部。
 
瘢痕疙瘩可能伴有疼痛和瘙痒,且看上去不同于普通瘢痕。常好发于深肤色人群,也存在家族遗传现象,若有家人存在瘢痕疙瘩,则其他人的患病可能性较高。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李圆介绍:“瘢痕疙瘩除了与皮肤损伤(打耳洞)、瘢痕受到的外部机械力(耳环反复摩擦挤压)以及炎症有关,年轻、妊娠、高血压都是其发展的因素。”
 
像女性怀孕生产这段时间,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促进瘢痕疙瘩的长大。
 
瘢痕疙瘩还容易复发!
 
李圆医生介绍,瘢痕疙瘩单纯手术复发率较高,成人患者术后建议辅助治疗,避免复发,预防措施如下:
 
1.尽量不进行会弄破皮肤的手术或操作。例如,不在耳朵或其他部位穿孔;不做祛痣手术,除非医生认为有必要。
 
2.积极治疗痤疮或割伤。避免剃刮颈部,这样可刺激痤疮,致其在愈合后形成瘢痕疙瘩。
 
3.做好防护。若有切口或瘢痕,可以在切口或伤口愈合期间保持其湿润,在其表面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然后用绷带或纱布覆盖它,并保持清洁、干燥。瘢痕处要避免日照,需在瘢痕形成后持续保持3个月,还可在瘢痕上涂抹防晒霜。
 
李圆医生提醒,瘢痕疙瘩不是肿瘤,但某些皮肤组织团块是肿瘤。若皮肤出现了新的组织团块,请及时就医接受检查,让医生判断是否为瘢痕疙瘩。
 
最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医生提醒:如果您是瘢痕体质,千万不要打耳洞!
2024-03-12
浏览118134
生活科普
登录后评论
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