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腾讯频道 - 国潮文化 - 非遗技艺
腾讯频道 - 国潮文化 - 非遗技艺
腾讯频道 - 国潮文化 - 非遗技艺
腾讯频道 - 国潮文化 - 非遗技艺
腾讯频道 - 国潮文化 - 非遗技艺
腾讯频道 - 国潮文化 - 非遗技艺
腾讯频道 - 国潮文化 - 非遗技艺
非遗技艺
因日本闻名却不知是中国之漆器
我们都看过漆器,但是基本99%的人在印象中都认为那是日本的,但其实在中国的漆艺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8000多年前。

漆器之美,古朴雅致,做成亦是不易,百里千刀一斤漆,采漆要求本就高,生漆采自漆树,漆树产漆极少,嫩树不能采,老漆不产漆,还要通过层层工序:胎体打磨—调漆—上底漆—刷灰—二次打磨-做面—装饰—金银施色—水洗打磨—上透明漆—推光,制作成品则要至少一百多天,有时候多则甚至要八、九个月才成品。
经过匠人无数的才智巧思和对美好事物身心投入,精雕细琢才能成就如此珍品,才能承载中华文明中的雍容华贵。
漆器有滴漆入土,千年不腐的特征,不怕热不怕水不变形不腐蚀不开裂,而这主要因为生漆是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这一般称为“漆器”。在中国古代,漆器主要分为十四种,即堆红,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雕漆,脱胎,款彩,戗金,百宝嵌。
漆器英文名虽是japan,但源于中国,属于它的美它的精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的瑰宝,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坚守。
2006年,雕漆、平遥推光、脱胎、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2014年等制漆技艺不断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今日一问:为什么99.9%的人对生漆过敏呢?
2024-03-30
浏览4123
传统文化
登录后评论
1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