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之翔
频道主
《曾侯乙墓》:开启战国神秘宝藏的历史之钥
尊盘由尊与盘两件器物组成,采用了失蜡法铸造工艺,这在当时是极为先进且复杂的技术。 
1978 年,考古界迎来一场震撼世人的重大发现 —— 战国早期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葬得以成功开启。
这座在岁月长河中沉睡千年的古墓,仿若一座隐匿在历史深处的神秘宝库,一经现世,便凭借其琳琅满目的文物宝藏,尤其是编钟等古乐器,在世界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上铭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曾侯乙墓》这本书,由当年主导发掘工作的队长谭维四精心撰写,宛如一把精巧的钥匙,引领我们步入那段神秘莫测的历史深处。
探秘曾侯乙墓的前世今生
《曾侯乙墓》全方位、深层次地展现了这座古墓的发掘历程与珍贵文物。
作者谭维四凭借亲身经历,以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向读者讲述了发掘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那些不为人知的趣闻与秘辛,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
从最初发现墓葬的蛛丝马迹,到小心翼翼地开启古墓,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
书中详细介绍了出土文物的独特魅力与深远价值。
编钟作为曾侯乙墓的 “明星文物”,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存在。
整套编钟共 65 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钟架之上,钟架由青铜铸造,造型精美且结构稳固,展现出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每一件编钟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敲击不同部位,音色清脆明亮、悠扬悦耳,其音阶跨越五个半八度,十二律齐备,能演奏出古今中外多种乐曲。
编钟上刻满了 2800 多字的铭文,内容涉及乐律理论、音乐历史等诸多方面,不仅证实了我国在战国之前就已广泛使用七声音阶,彰显了民族音乐的独特性与创造力,还为研究古代音乐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除编钟外,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同样令人赞叹不已。
尊的口沿部分由多层透雕装饰,蟠螭纹相互缠绕,玲珑剔透,工艺精湛绝伦,体现了战国时期青铜铸造技艺的登峰造极。
其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的奢华生活以及对精致器物的追求,是礼器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还有那尊造型奇特的青铜鹿角立鹤,它将鹿的角与鹤的身体巧妙结合,构思大胆新颖。
鹿角枝杈繁复,鹤身线条流畅,昂首伫立,仿佛即将展翅高飞,充满了灵动之感。
这件文物不仅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动物的崇拜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
谭维四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细致解读,将它们跨越千年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探寻曾国历史的拼图
曾侯乙墓所处的时代,正值战国早期,这是一个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的时期。
曾国作为当时的一个诸侯国,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却极为稀少,几乎处于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然而,曾侯乙墓的发现,为研究曾国历史提供了关键线索。
谭维四从事文物考古与博物馆工作多年,主持过众多重大考古发掘项目。
1978 年担任曾侯乙墓考古发掘队队长,这一经历成为他人生中的重要篇章。
在当时,考古工作条件艰苦,但意义重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古墓被发掘,考古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地下文物对于研究历史的重要性。
沈从文曾说:“每个人都知道中国有所谓《二十五史》,就没有人注意现在从地下发掘的东西,比十部《二十五史》还要多…… 任何研究文化、历史的朋友,都不应当疏忽这份无比丰富宝藏。”
谭维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决心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写作,让曾侯乙墓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为更多人所知,填补曾国历史研究的空白。
专业严谨与生动叙述的完美融合
谭维四的写作风格兼具专业严谨与生动叙述。
在专业层面,他凭借深厚的考古学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曾侯乙墓的发掘过程、文物特征、历史背景等进行了精准而深入的剖析。
无论是对墓葬结构的解读,还是对文物工艺的分析,都展现出一位资深考古学家的专业素养。
从生动叙述角度来看,书中穿插了大量发掘过程中的故事与细节。
比如在描述打开棺椁时的紧张气氛,或是讲述考古队员们面对珍贵文物时的惊喜与激动,都让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考古工作的魅力与艰辛。
这种将专业知识与生动故事相结合的写作风格,既满足了专业学者对深度研究的需求,又让普通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沉浸其中,极大地增强了书籍的可读性。
从文字中感受历史的厚重
“我国在战国之前就已广泛使用七声音阶,它是我们民族自己创造的。”
简洁而有力地揭示了编钟所蕴含的重大音乐史意义。
它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在战国之前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民族音乐的独特性与创造力早在那个时期就已彰显。
曾国考古研究工作的传承与发展。
从谭维四开启曾侯乙墓的研究,到新一代考古工作者的持续努力,我们看到了考古学界对探寻历史真相的执着追求。
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曾国这个在历史长河中沉寂已久的诸侯国,逐渐在我们面前变得清晰起来。
与曾侯乙墓类似,海昏侯墓的发掘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
海昏侯墓是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金器、青铜器、竹简等。
与曾侯乙墓不同的是,海昏侯墓所处时代为西汉,反映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
但两者的发掘都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丰富了我们对古代社会的认知。
《曾侯乙墓》这本书不仅是对一座古墓的记录,更是对一段失落历史的重新发现。
它让我们领略到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也让我们对考古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正如书中所展现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倾听、去解读。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5-03-18
浏览184
文学
登录后评论
1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