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频道用户
史前文明中,要想确保围猎能够成功,有个关键的前提,就是参与的每个人都要严格服从指挥,不能因为高大的野牛冲撞过来,就吓得临阵退缩,一旦包围圈出现一个缺口,猎物就会从缺口逃走,这样所有人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所以,为了训练军队的纪律和配合能力,古代军队也经常用围猎来训练士兵的协同能力,早在 3000 多年前的甲骨卜辞中就记载,商王武丁经常四处围猎,以宣示主权。而周天子、诸侯更是把围猎作为一门必修的基本功。
天下既平,天子大恺,春蒐(sōu)秋獮(xiǎn);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司马法·仁本》
又因为鹿类是围猎时的主要目标,也是捕获最多的战利品之一,所以逐鹿也成为战争和夺权的代名词。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即使到了清代,康熙和乾隆为了训练军队,也会定期北上木兰围场进行围猎。
#历史爱好者 #历史
所以,为了训练军队的纪律和配合能力,古代军队也经常用围猎来训练士兵的协同能力,早在 3000 多年前的甲骨卜辞中就记载,商王武丁经常四处围猎,以宣示主权。而周天子、诸侯更是把围猎作为一门必修的基本功。
天下既平,天子大恺,春蒐(sōu)秋獮(xiǎn);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司马法·仁本》
又因为鹿类是围猎时的主要目标,也是捕获最多的战利品之一,所以逐鹿也成为战争和夺权的代名词。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即使到了清代,康熙和乾隆为了训练军队,也会定期北上木兰围场进行围猎。
#历史爱好者 #历史
2024-10-06
浏览434
历史讨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评论
2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