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文学与人物 成语 庖丁解牛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国定词组或句子,绝大多数由4个字组成,其数量很多,大多从历史事实、寓言传说、古人原句中产生,每则成语都有一段趣味无穷、受益匪浅的典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中华语言之精华,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很多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寓言是文学作品中一种独立体裁,常常运用比喻、夸张、象征、讽刺的表现手法,通过平凡或绕有兴起的故事情节,去表达或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迪、警醒和教育,其以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形象鲜明,寓人生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为主要特征,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我国两岸四地多次发行关于成语寓言故事的邮票。
 
为增进青、少年对古典文学艺术之认识,并介绍中国文学之美,中国香港邮政局以四则寓言为主题,印制「中国寓言邮票」1套5枚
 
邮票图为“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023-12-29
浏览1023
历史讨论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