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ZYun。
【古城街巷】范志巷 
范志巷
范志巷位于桂坛巷和伯府埕巷南向。该巷有一老范志古大厝和范志药铺,因清代制作老范志万应神曲出名,故该巷称范志巷。
老范志万应神曲始创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系清代晋江名医吴亦飞在巷内精制而成的一种治疗伤风感冒、食积腹痛、呕吐腹泻、中暑痢疾的药酒,疗效卓著。该神曲配方特殊,制法精妙,世代秘传,几百年来驰誉全国,畅销东南亚各地。
老范志古大厝
老范志古大厝的厝主为清乾隆年间人士吴亦飞,吴本系教书先生,后改业经营中成药神曲,以范仲淹名言“不为贤相,当为良医”和“先忧后乐”为志而起店名曰“范志”。从开张始即生意兴隆,尤以清代左宗棠征服回疆一役中,范志神曲尤显功效,于是购服者大增,吴亦飞竟成巨富,遂营建范志古大厝。整座古大厝由三座五进三开间的大庭院组成,格局几乎完全相同。各院落之间以防火墙相隔,侧面墙设门,与各院落相连通。大庭院两侧均建有护厝两排,组成一栋规模宏大、富有层次的大型宅院,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房屋100多间。由于古代只有皇宫的房屋才能超过100间,民间房屋不敢随便超越之,故人们称老范志古大厝为“99间”。据说古大厝的大门及门口埕延伸至现在的九一街上,原设有巨型石埕作晾晒神曲场地,上世纪50年代被拆除。古大厝旁还建有楼阁亭榭、假山翠石、花圃鱼池,设桐荫书屋,聘名师执教;厝内还有唱南音、打麻将等休闲娱乐场所,但现在皆已不存或倾塌了。老范志大厝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成为研究清代闽南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4-01-02
浏览908
历史讨论
登录后评论
3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