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开展】乾元雪彩 || 吴奇个人作品展
 
 
 
▌霞光紫雾弄轻狂文/罗缋沅
 
吴奇的画,色彩瑰丽丰裕,那倾情的挥洒,似如情感团在高空骤然迸裂,曼妙被画纸凝固,在纸面上构建出一片片浪漫,以一个可以灵视的寄兴,光彩出他的心灵美学。无论是梦幻还是心象,都被他演变为跨越时空充满诗意的遐想。
一幅画作也许就是线条与色彩在纸上的一场演义。《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故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强调的是情感从里至外的动态。吴奇的画作追求着某种诗意,似乎呼唤你与他一同呼吸,一同燃烧。
古代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都是在一种统摄大地的山岳崇拜精神笼罩下诞生的,最初便是以“向山岳致敬”式的心志来展开其创作活动的。这样的艺术追求,寄托了个人内心对于自然的感动体悟与尊崇敬畏的情态。或许,放眼远山长,晓山青是一种氛围;落墨云起时,水穷处是一种境况;天青色等烟雨是一种情味……不同的意象熔铸出不同的审美境界。有人说过:没有审美,世界都与你无关。一幅好的画图一定是在某处触动过你内心的某种发现、某种情感、某种期盼,好的绘画无非就是把情感变成了境界。吴奇的画作常常于自然的原始质感中,去搜觅奇瑰的意象与理想的质料,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一种仰止于高山的情怀。
在吴奇手上,色彩是画面的主角。他大胆地打破了传统山水绘画中色彩使用的界域,走出了装饰性及象征趣味的桎梏,而使之成为画面的重要表达要素。观物以取象,立象以尽意。他好像特意地把客体的体貌挪至纸后,而用力地将主体的风神推至前来,在雄峦荒莽、霞光紫雾间,冷抛银雪,香割紫云,开造出一个个峻极、奇崛、深邃、丰逸的空间,而成为情感激越的动态式图构。
能不能把创作的动机与诉求移入新的探索,首要的都是自觉。是翻唱传统还是捡拾陈迹?是书写优雅的笔调还是为释放内心而探寻表现的语境?丹青难写是精神,在自然界中,物象气韵的所指正是精神。在绘画中,那“象外之象”的价值也就是在这里。在吴奇的绘画中,他大约难得依从传移模写的法则,而一心一意地强调着心志的表达与心灵的理想。他游心内运,意藻独构,往往用一种归纳式的图式去传达这种念想。那用笔的激烈伴随着爽利的挥洒,那意笔横扫架构出的天马行空的架势,更助力成为毫无羁绊的表达。在情感的浇铸纠缠翻腾锤打搏击中,犹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沸腾。更有长调花解语,难得天籁凤还巢。我时常会把他那些激情的挥洒想象成天使的抛撒,以为这是他献给奇峰峻岭的礼花,似用神性的一掷,创造出一界神灵附体的风华。
其实,大多自得自满的笔墨往往都难于跳出古人的窠臼。如来佛祖的手心够大,你自以为是的创造也许仅仅是对不知领域的放大或缩小,弄得不好就是一个组装。吴奇之作当然与传统绘画有着文化上的血脉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笔墨的承继上。但他从不去摹拟前辈名家的笔墨样式,也不沉溺于以小桥流水人家意象所暗示的乌托邦式空想,凭空去虚构出一块可居可游的风光,他好像兼容了西方印象派与表现主义的胎息,植入了更多的当代性,以一种特别的绘画式样,在横塗竖抹,浓墨重彩,象中托意,境中寓幻间,搭建起一袭天、地、人之间的超然通道,建构出自己心灵的交响。
“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吴奇的画作映射出当代中国水墨艺术探索的纷呈,表现出一种具有浪漫情怀的探究。他的全部努力大致在于解构传统,那一颗意欲创造的基因,穿过心灵,似乎义无反顾的在纯粹着自己的念想,用画笔拥抱着瑰丽、富华、丰瞻与硕美。如果苛求的话,他那些被意象化了的时空,虽然常以超然不羁的方式,在瑰丽的色彩呈现与光的质感表达中被锐化,也因为这种不羁,有时却显得有些零碎。一隅之见,倒不必介意。
汝自横刀向天笑,肝胆昆仑两相照。天穹下,大幕已经拉开,他已经在路上,横刀立马放情地去挥洒吧!
 
 
▌部分作品预览
 
 
2025-04-23
浏览219
書畫
登录后评论
评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