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组合拳”
打好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组合拳”
 
温德朝
 
中国网络文学是新时代文学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时代世界文学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优势拳头产品。2022年大英博物馆首次收录《复兴之路》《大国重工》《大医凌然》等16种中国网络文学作品,2024年《庆余年》《斗罗大陆》《我们生活在南京》等10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再次被收录,这些作品与被认为可能是世界范围内现存最早的完整印刷书籍《金刚经》共同陈列在中文馆。‌大英博物馆成立两百多年来,一贯视“普及人类历史、文化和艺术”为自身使命,始终把‌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文化多样性、‌完整性和保存状态、‌科学价值、‌公众吸引力作为馆藏资源遴选标准。由是观之,中国网络文学正日益成为一种世界级的文化现象,成为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纳和认可。
《复兴之路》
 
 
《大国重工》
 
据中国社科院《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持续观察发现: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网文企业积极转型、学界业界共探出路的合力作用下,以“起点国际”“掌阅科技”“推文科技”为代表的文学网站积极探索网文“出海”之路,逐步实现了从内容到模式、从区域到全球、从输出到联动的整体性转换。另据统计,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43.5亿元,同比增长7.06%。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作品(含网络文学平台海外原创作品)总量约为69.58万部(种),同比增长29.02%。
《大医凌然》
《庆余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创造消费品,生产为消费活动提供消费市场和消费对象。正所谓,“生产生产着消费”,“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包括作品生产、作品翻译、平台打造、宣传推广、文化融合等不同环节,但毫无疑问,最重要的还是生产环节。笔者认为,推动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围绕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是现实性。当前,现实题材网络文学迅猛发展,作家们积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局势,聚焦大国复兴、改革创新、医疗卫生、机械制造、数码产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方面进行书写,全面追踪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五洲传播出版社曾挑选《玉堂酱园》《人民医生》等多部反映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并邀请阿拉伯译者、阿拉伯本土作家以及中国译者将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在五洲传播出版社自建的That's Books平台上进行连载,上线仅短短4个月,这几部作品的点击量接近60万。但客观来看,与武侠、仙侠、玄幻、言情等题材的网络文学相比,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出海”才刚刚起步,亟须将网络性与现实性熔于一炉,创作出既有优质内容又有点击量的网文精品,以艺术的方式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歌鹿鸣》
 
《我们生活在南京》
 
二是故事性。讲故事是人的本能,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尽管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中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但相比之下,传统文学还是普遍奉文学性为圭臬,网络文学则以故事性为内核。安东尼·塔斯加尔《故事力思维》一语中的,“数字统治”时代,谁拥有故事力思维,谁就有了核心竞争力。《哈利·波特》系列和《达·芬奇密码》等全球超级畅销书的出现,将故事的趣味价值和商业潜力展露无遗。网络空间开放自由的属性,全面激发了网络作家讲故事的欲望和热情。他们普遍拥有讲故事的天赋,想象神奇瑰丽、故事曲折离奇,让读者无法预测,是其“圈粉”的共同秘诀。在网络文学世界,一个个有关生活、财富、雄心、爱情的故事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深深吸引了网民读者。迄今为止,海外传播广泛的网络文学作品,无不以鲜活生动的故事取胜。
 
三是想象力。想象力是作家的翅膀,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想象力就没有文学。刘勰《文心雕龙》将想象力称之为“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文学构思过程中的艺术综合、艺术简化、艺术变形等,都离不开想象力的调动。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到《精卫填海》,借助想象力创造的神话传说,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源头。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封神演义》《西游记》等,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卓尔不群的想象力。中国网络文学的“出海”之路是从东南亚国家开始的,其先驱是中国玄幻文学协会(起点中文网的前身),其所选小说正是基于想象力生产的《诛仙》《斗罗大陆》等作品。另外,大数据统计网络文学受众显示:欧洲读者偏好仙侠、武侠类型,北美读者偏好男频仙侠、玄幻等。弗洛伊德将文学看作作家的“白日梦”,只有想落天外、脑洞大开的网络文学作品,才能让读者获得想象性、补偿性的心理满足。
 
四是通俗性。网络文学起源于民间,是千千万万“草根”网民纵情狂欢的产物,其生机和活力植根于浅显易懂的通俗性追求。2022年11月,苏州大学组织召开了“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与网络小说”学术研讨会,会议聚焦话题正是网络小说的通俗性。与会专家从通俗文学整体观出发,在谈及“文学链”上的网络小说时普遍认为,网络小说是通俗小说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是网络版的通俗小说。网络文学还是一种大众消费文化现象,它是影视、动漫、游戏、有声读物等IP衍生改编的活水源头。当前网文影视出海渐成规模,《斗罗大陆》《锦心似玉》《雪中悍刀行》等IP剧集,先后登陆YouTube、Viki等欧美主流视频网站,在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今年5月,阅文集团IP出海重头戏《庆余年第二季》在千呼万唤中正式推出,腾讯视频开播仅57分钟,热度值就突破了30000,迪士尼通过流媒体平台Disney+首次海外同步上线中国剧集。网络文学的爽文情节设置、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正是其自身文本及衍生产品走红海外的法宝。只有坚持网络文学的通俗性定位,创造中外网民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尽可能多地全球“圈粉”,让观众产生沉浸式的代入感,引发共情共鸣乃至欲罢不能。
 
五是中华性。中国网络文学饱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这恰是汉语言符号、中华价值观、中式思维模式、东方处世哲学等有形与无形表现的集合体。尤其是网络小说,广泛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结构、立意、修辞等艺术表现手法,注重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精神脉络中寻找资源,深层浸润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比如“江苏网络文学谷”首位入驻作家、加拿大新移民作家姞文创作的“秦淮故事Nanjing Stories”系列,将明故宫、江南贡院、朝天宫、大报恩寺、秦淮河、瞻园、明城墙、白鹭洲等多处南京著名文化景点融入故事叙述中,被誉为“南京的文化使者”。2021年12月5日《纽约时报》刊载评论称:“想多了解中国?姞文的书籍可以帮忙。”可见,坚守中国本位和中华性,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实现网络时代中国文化的跨时空表达,让观众从好故事中体会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网络文学的责任和使命之所在。
 
推动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快网文“出海”远航,关键在作品质量,核心在作品生产,重点在围绕现实性、故事性、想象力、通俗性、中华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出手打好这套“组合拳”,才能实现网络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成功表达,进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025-03-28
浏览9
新文
登录后评论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