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幕府1582年,由于织田信长提前将居城迁到京都并修建了大量临时防御工事与密道,他在本能之变中得以逃出生天并组织军队击败明智光秀。数年后信长统一日本,同时接受了太政大臣、关白,征夷大将军三职任命,在二条城建立幕府。1588年,织田信长召集天下大名,以羽柴秀吉等五人为先锋率军入侵朝鲜。朝鲜因常年无战事,武备废弛,外加朝中政局混乱,无力抵抗,国土大部为织田军攻陷。朝鲜向明朝求援,明廷发兵3万人入朝鲜作战,历经一年战斗后双方相持,不相上下。朝鲜一部分两班大臣认为明朝与日本私下通气实际上是要放弃朝鲜,于是进行了一次失败的政变,却迫使明朝同意了日本使节的意见﹣﹣朝鲜分别向明、日两国称臣,朝鲜王室与日本皇室联姻。1644年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宣布建立大顺,向东进军北京。由于明军溃败速度太快,在李自成做好准备之前,北京就已门户大开。崇祯皇帝放弃了坚守北京的想法,转而让太子监军北京,而本人逃往南京。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俘杀太子朱慈烺,然而未及其称帝,农民军内部便出现严重分裂,加之女真军准备进入山海关威胁北京,北方陷入混战局面。在南京苟安的崇祯帝的合法性受到了其他藩王的挑战﹣﹣他们纷纷指责其没有坚守北京,反而做了逃兵。面对北方农民军随时渡过长江,以及张献忠部已准备进入四川的形势,1645年崇祯帝派郑芝龙乞师日本,希望借织田幕府之兵"联虏讨贼"。织田幕府借此大开条件,主要内容是明朝承认日本对朝鲜和琉球的宗主权,崇祯帝认后光明天皇为弟。被逼无奈的崇祯帝同意了这一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