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物馆
频道主
26岁王崇秋娶40岁杨洁导演,相爱48年不离不弃:下辈子还和她结婚
家世
杨洁因为父亲的原因而从小在各地奔波,但在父亲的支持下,她的学业并未落下。
由于父亲认为小说和剧艺是不务正业,总是禁止杨洁参与其中,她只好私下偷偷地读小说。
1945年,杨洁被父亲送到了延安学习,她曾到华北联合大学深造,并被分配到解放军部队去当文工团演员。
不幸的是,父亲杨伯恺于1949年12月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与31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一起,在成都十二桥被秘密处决。
杨洁不愿意向这样的门第矛盾妥协,两人很快结了婚,并育有3个孩子。
老年的周传基成为电影学教授
1965年,从部队转业的王崇秋到中央电视台当摄影师,开始与担任导演的杨洁打交道。
而在杨洁眼中,王崇秋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在当兵时就受到过多次嘉奖,那股不服输、爱钻研的劲头同样令她刮目相看。
1969年,两人正式结婚,引发了亲戚朋友们的一片质疑。
由于杨洁作为导演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工作十分忙碌,王崇秋就主动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孩子的重任,为妻子减少了后顾之忧。
灵魂伴侣
随着《崂山道士》获得不错的反响,一个更为重要和艰巨的任务落到了他们头上。
杨洁也深知这部电视剧的分量,所以从剧本开始就废寝忘食地进行筹备。
由于《西游记》是神魔志怪小说,各种飞天遁地的场景和神奇的法术都需要用到特效。
还有一次在内蒙古拍摄天河牧马的场景时,为了拍到翻滚的云层,王崇秋主动提议在草原上挖个坑,让自己躺在坑里拍摄。
而当时,杨洁也受到过不少质疑,比如她选择《敢问路在何方》的主题曲和不少配乐遭到了质疑。
经历过82版西游记长达6年的同甘共苦,夫妻俩一起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真正成为了灵魂伴侣。
下辈子还愿意和她结婚
2017年4月15日,杨洁因心脏病去世,这对曾经不被看好的夫妻,和睦相处了大半生,至此终于分开。
回顾杨洁和王崇秋的婚姻,我们发现两人的爱情起初并不“门当户对”。
40岁离异带3娃,对于一个女人而言,这样的条件在很多时候都是不被接受的,但导演杨洁却收获了26岁的王崇秋的爱。
这样一场不被世人看好的“姐弟恋”,本该在婚后爆发出巨大的矛盾,但二人的婚姻生活却幸福和睦,至死不渝。
一段惊世骇俗的婚姻,何以最终成就了一段佳话?
1929年4月7日,杨洁出生于湖北麻城。
父亲杨伯恺是从四川营山县一路考到北京的知识分子,与周总理是同期的法国留学生。
回国以后,他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就一直在支持革命事业,还创办过中法大学。
当时父亲在上海开书店,翻译了不少西方的哲学著作,并要求女儿阅读这些书籍。
但西方哲学在翻译以后生涩难懂,这让年幼的杨洁经常读不进去。
在偶然的机会下,杨洁读到了《战争与和平》《简爱》《死魂灵》等众多西方经典小说和中国四大名著。
与哲学专著相比,这些小说丰富多彩的剧情和极具想象力的桥段,深深地吸引了杨洁。
与此同时,她也接触到了当时的中华剧艺社,喜欢用画面将书本上的故事表演出来。
好在,父亲还允许她看《大路》《三毛流浪记》《塞上风云》等进步电影,但要求看完要写读后感,这为她后来当导演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解放战争期间,杨洁开始随军前往前线做文艺和宣传工作,先后到过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济南广播电台和青岛人民广播电台。
青岛和济南解放的时候,就是她第一个向全城人播报解放的消息。
父亲壮烈牺牲后,杨洁就此成为了烈士家属,得到了中央一定的补偿。
1954年,因为工作认真、政审合格,她被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第一段婚姻
在被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后,杨洁就认识了比自己大4岁的周传基。
两人因为在电影和文学小说上的共同话题相知相识,并发展为了男女朋友。
然而,由于身份原因,两家人对这门婚事都持反对态度。
周传基的父亲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当山东大学教授和院长,叔祖父周自齐则是民国政府总理。
而杨洁是烈士之后,父亲正是被国民党害死的,因此双方父母都不同意他们结婚。
当时,出身山东大学文学院的周传基,被安排到当图书馆管理员和资料员,一当就是30年。
而杨洁的事业却开始走上了正轨,不仅在1958年转入中央电视台,还在1961年开始担任戏曲导演的工作。
随着两人身份地位的转变,周传基并不甘心当一个家庭主夫。
两人的性格都有些小孩子脾气,倔强固执,不愿妥协。
尤其是在家庭事务上,他们其实都不是会照顾自己和孩子的类型。
或许也正是因为性格太像,导致他们无法平衡事业、婚姻与家庭生活。
1963年,两人正式离婚,3个孩子也都由杨洁这个当母亲的照顾。
第二段婚姻
随着事业的蒸蒸日上,杨洁越发觉得自己在家庭上照顾不过来了。
而在这时,王崇秋的到来突然解决了她的问题,成为了她在家庭与事业上的平衡点。
和杨洁这个大学生相比,王崇秋的学历很低,只读到初中就去空军部队服役了。
这两个人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共同话题的,但他们却意外地走到了一起。
当时,杨洁也才刚刚入行当导演,只能接手戏曲节目这种难度不大的工作。
同为新手和搭档,两人有了共同话题,经常一起分享工作中的难题,相互扶持。
王崇秋对于这个有男子胸襟,又博学多识的大姐姐十分崇拜,以至于渐渐发展成了爱情。
4年的相处让两人都有了恋爱的心思,但杨洁的顾虑更多,她比王崇秋大14岁,还带着3个与前夫生的孩子。
即便是放到现在,这样的条件都是无法让人接受的,更何况是在那个更加传统的年代了。
然而,王崇秋却不觉得有什么,大方地让杨洁放下自己的顾虑。
都说老夫少妻不会有好结果,像这样的老妻少夫恐怕更令人担忧。
不过,两人婚后的和谐却出乎众人的意料。
杨洁因为过去读书和事业的原因,不大会做饭,也不管家务事,这些也都是王崇秋在打理。
但他并未因此有过多怨言,在结婚以前他就知道对方的情况,并且清楚自己在婚姻中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婚后10年,杨洁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电视剧导演生涯。
1980年,杨洁和王崇秋共同导演拍摄了自己的首部电视剧《崂山道士》。
两人在工作中默契的搭档配合,让剧组的同事们刮目相看。
王崇秋会积极准备一日三餐和药品,提醒杨洁按时吃饭吃药。
人们终于明白,在生活上的能力互补,与在工作中的契合,才是维系他们婚姻与感情的纽带。
中央电视台将以名著《西游记》为蓝本拍摄电视剧,杨洁被副台长点名接手这项工作。
事实上,刚刚确定导演人选的时候,外界有着众多怀疑的声音。
因为杨洁只拍过一部电视剧,以前都是拍戏剧的,她是否能够完成好这个任务?
为了能够让电视剧《西游记》更具有可看性,她仔细研究原著,大量删减和修改了其中晦涩难懂的佛经偈语,有时甚至会原创剧情,使得整个故事更加连贯完整。
即便如此,由于当时的资金和技术等条件限制,拍摄遇到的困难依然很多。
但当时的技术哪里做得出来,摄像机甚至都没有长焦距和广角镜头。
特效做不好观众又会觉得太假,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为此,作为摄影师的王崇秋不怕困难,为了让特效更真实,他经常能想出“鬼点子”。
剧组人员都惊叹于他敏捷的思维,说他的很多办法看似土得掉渣,却非常实用。
为了捕捉到最好的画面,他常常一天就要在里面躺几个小时,被无数马蝇叮咬也不敢乱动,生怕错过合适的镜头。
杨洁也十分动容,认为如果没有他的拍摄,西游记拍出来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但后来我们发现,她选择的配乐和主题曲都与剧情人物十分贴合,没有丝毫突兀的地方。
为此,她曾经直接写长信给电视台,顶着压力坚持自己的选择。
西游记播出后获得了社会一致好评,收视率一度达到了89%,杨洁导演也因此名盖一时。
此后,他们又合作搭档拍摄了不少电视剧,但论影响力和拍摄的完美程度,都比不上西游记。
2000年,由杨洁和王崇秋合作拍摄的《西游记续集》也开始在暑假滚动播出。
两人至此渐渐退出了行业一线,杨洁开始做起了幕后编剧,并与丈夫一起写下了关于西游记拍摄的回忆录《敢问路在何方》,《我的九九八十一难》等书籍。
这些书籍中记录的故事也引发了人们对拍摄幕后的兴趣,电视台开始积极邀请大量剧组工作人员和演员参加采访节目,揭开了西游记拍摄背后的艰苦故事。
王崇秋曾说:“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愿意和她结婚,还愿意给杨洁当摄像。”
若放在其他人身上,恐怕要嫌弃女方是离婚带娃,嫌弃男方学历低的。
可就是这样两个不“完美”的人,走在了一起,成为了对方的依靠并成就了对方。
今天,我们很多人恐惧婚姻,担心对方不完美,两人在一起反而不如一个人生活。
事实证明,没有谁是完美的,要过好日子,就必然需要双方互相包容和尊重,而不是把对方的缺点当成吵架时的论点。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4-07-07
浏览55429
人物
登录后评论
1285
92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