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公
频道主
终于,我们在腾讯频道找到了保存记忆的最好方式
各位伙伴们大家好,童伴艺术行动自发起以来,我们一直想要做一件事,就是把孩子们的通信集制作成册,永久保存起来,放在云端,可随时供孩子们查阅。
也就是说,当他们长大后,某一天的某一刻,会突然记起多年前的那个春天,跟远方一位小伙伴通信的事情。但是他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还是没有找到当年的信件,它们或许早已被遗忘在某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里。
这个时候,他就可以找到我们,我们就能把珍藏的这一份记忆还给他。
这个想法很好,但也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方式来实现它。首先是技术上的难度较大,且需要有相当的投入。当然,孩子们的通信还涉及到隐私,有不适合公开分享的内容。之前我们尝试在公众号分享,但文章的形式过于正式,且难于分类归纳。更多的则是在群聊里分享,但时间久了,群里的文件也就不存在了。
今年,我们终于找到了腾讯频道,感觉它就是为项目量身打造的工具。这里相当于一个半开放的微型社区,大家可以聚集在这里分享有关行动的点点滴滴。这里也相当于一个加强版的群聊,而且你发送的图片、视频、文件不会过期,永久保留着。它也不会像群聊一样,总是弹出消息打扰到别人,让人很想退群。
同时,在这里还可以根据参与项目的不同人群进行分组,赋予不同的权限,来实现文件的定点分享。我们可以将通信集制作成册,都保存在讨论组里,只对相关人员开通下载的权限,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可以随时找到我们,去下载当年的信件了。
当然,童伴的每一次活动,每一封信,依然会挑选一些内容进行分享。关于艺术陪伴、家庭美育、儿童成长等等话题也是童伴分享的核心。只是在这里的分享显得更加灵活自如,可以像朋友圈一样随时随地分享,可以很琐碎,也可以很严肃。鉴于这种半开放的性质,我们还可以邀请所有与项目相关的人加入,他们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讨论和互动。
目前,我们已经确定了行动中几个重要的身份。
“童伴艺术小天使”,就是参与项目的孩子们。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是这里的主角。我们经常喊的口号是:“每一位孩子都是艺术家”“以孩子为中心”,这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在每一次活动中,每一个设置里。所以在这里我们赋予了小天使们最高的权限,可以随时来查看、下载自己的通信集,还有活动的照片、视频,甚至找到当年伙伴的联系方式等等。
“童伴艺术大使”,也就是陪伴孩子的协作者们。他们可能是学校的老师、机构的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在行动中,他们是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搭建友谊的桥梁,也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核心力量。我们希望大使们能够在这里分享更多的精彩瞬间,当然也可以是受挫的时刻。我们都知道陪伴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对孩子的爱以外,还需要耐心和智慧。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太多的困惑和无力会时常伴随在左右,这正是我们需要进行分享的时候。
“童伴艺术之家”,是参与项目的家长们。从行动一开始,我们就是将家长作为一个重要的陪伴者的角色来设定的,包括我们自己孩子的参与。那时候是让孩子们在家里完成的通信,家长陪伴孩子来完成,也是难得的体验。后来项目开始全国联合行动后,家长的参与就很少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家长们能够参与进来,哪怕只是关注孩子每天做了什么呢,所以在这里随时为他们保留着位置,当他们想要了解的时候,就可以来这里,找到孩子当年参与行动的痕迹。
“童伴守护人”,也就是项目的捐助人们。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他们都是行动得以持续进行的保障,我们随时欢迎捐助人参与行动,对项目进行监督和指导,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以上各个身份组,大家在加入频道的时候可以找到管理员,告知参与行动的年份和学期,我们将为您设置好相应的权限。
总之,无论您属于哪一个身份,都欢迎您的加入。在这里您可以直接参与行动,也可以先了解行动,或者监督指导、分享点评,或者只是想随便看看,我们都诚挚地欢迎您,在这里总有一个内容适合您。
所以,您还在等什么呢?快来加入童伴艺术行动的频道吧!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5-03-19
浏览436
大使分享
登录后评论
20
1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