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中华
频道主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个存在于1922年至1991年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 成立与发展: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个加盟共和国签署条约,正式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来加盟共和国数量增至15个。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使苏联在短时间内成为工业强国,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 二战中的表现: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苏联节节败退,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破产,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更是成为整个二战的转折点。1945年5月,苏联攻占柏林,德国投降,苏联为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军民牺牲2700多万人。
- 冷战时期 :二战后,苏联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日趋紧张,冷战格局逐渐形成。1955年,苏联领导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北约对峙。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领导人先后进行了一些改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体制的问题。
- 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和外交“新思维”,导致政局动荡、民族矛盾激化。1991年8月19日,苏联国内爆发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
- 成立与发展: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个加盟共和国签署条约,正式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来加盟共和国数量增至15个。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使苏联在短时间内成为工业强国,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 二战中的表现: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苏联节节败退,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破产,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更是成为整个二战的转折点。1945年5月,苏联攻占柏林,德国投降,苏联为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军民牺牲2700多万人。
- 冷战时期 :二战后,苏联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日趋紧张,冷战格局逐渐形成。1955年,苏联领导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北约对峙。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领导人先后进行了一些改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体制的问题。
- 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和外交“新思维”,导致政局动荡、民族矛盾激化。1991年8月19日,苏联国内爆发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
2025-07-27
浏览55
暂无评论
登录后评论
1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