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与勇士端游多尔衮,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乃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他不仅是清初杰出的军事家,亦是卓越的政治家,一生功勋卓著,对清朝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多尔衮早年便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天命十一年(1626年),他受封贝勒,开始步入政治舞台。天聪二年(1628年),年仅十六岁的多尔衮便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并成为镶白旗旗主(后与弟弟多铎换旗,成为正白旗旗主)。此后,他多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特别是在松锦之战中,他更是立下了卓越功勋。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多尔衮拥立年幼的福临为帝,即顺治帝,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同为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他统兵入关,联合吴三桂击败李自成农民军,迁都北京,随后派兵南下,相继灭李自成、张献忠及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政权,逐步确立清朝对全中国的统治。 多尔衮在入关后,不仅主持制定了包括《大清律》在内的各项制度,以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地位,还实行了圈地、逼民投充、强制剃发易服等一系列政策。尽管这些政策在当时激起了广大汉族人民的反抗,但从长远来看,它们对于清朝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然而,多尔衮的辉煌人生却在顺治七年(1650年)画上了句号。那一年十二月初九日,他在围猎时坠马身亡,年仅三十九岁。顺治帝追谥其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但令人唏嘘的是,仅过了两个月,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多尔衮的封号便被剥夺,其墓也被掘。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才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并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多尔衮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充满争议的一生。但无论如何,他都无法被抹去在清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