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6月23日以来的一些想法
写在前面  
这段文字中包含但不限于诸如与主流观点背道而驰的诸多看法,由于我在高三半年里深刻意识到了我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不足,如果你认为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所有内容都难以理解,还请见谅。在Blast3发行之后的若干时间里,虽然没有什么大范围的针对其中文章的讨论评价,但鉴于我基本浏览了群里每一条消息,我还是捕捉到了些许关于我的文章的评价,正反两面都有,其中指出的问题主要在于观点不明,论述不深,没有抓住细节等等,下面的话可能也有同样的问题,如果内容令你不适,你可以这么想,写下这段话的人语文6次考试5次下游甚至倒数,作文没有一次上48分,本身看过的动画也不多,表达的观点动机全部来源于想要为作品洗地的先入为主的看法,也许就能理解了。当然,在我浏览评价的时候,我也得到了另外的一种看法,就是像我一样表达与众人不同的想法的人主要是想通过标新立异来展现自己的优越感,我部分接受,不过我的想法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发布在什么地方上,所以并不太能达到这个目的。以上这些话表达的意思完全不是所谓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事实上,我相当反对如此叠甲,用一句话就可以把所有的反驳归结为抬杠,而不对自己的话负任何责任。如果你在看了这些之后仍然对我的话不满,完全可以直接指出,如果因为这里的人大部分时间里物理距离都不超过200m而有所顾忌,也可以在我的b站相关动态(就是评分)底下以不知名网友的身份评论。 
正文  
2024年6月23日,一个还算特别的日子,我们在初中上课,大部分人在放假,第二天是出高考成绩的日子,对于已经周日下午上课近一年的我,还能感受到时间流动的唯一日常就是每周日下午回家打开手机看《吹响!上低音号第三季》,我没想到这能让我的那一天变得更加特别。在此之前,在9-11话的氛围中,京吹3的b站评分已经持续走低到9.0分以下,相对于这个平台的评分标准这显然是无论如何难以让人接受的,所以我已经在11话放送时在b站上打了10分。在12话刚开始时,我瞥见一个提醒和原作有出入的弹幕,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是什么意思,在选拔之前,黑江真由向久美子坦诚过往,久美子欣然接受的时候,我认为这把之前的一切冲突误会都化解了,选拔结束之后,在统计出平票结果的时候,我的心里感觉有些紧张,而当丽奈投出自己的一票,黑江真由向前一步之前,我心中的疑虑到了顶点,我一直都是开弹幕看视频,自然注意到了前面对于演奏顺序的推测,但我个人既没有也不能这么做,那一瞬间直觉告诉我有东西不对劲,果然,故事的发展和我清楚的小说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再往后的当时的感受我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在晚上的时候,评分已经完全崩塌,bgm上更是惨不忍睹,直到现在,b站因为无形的大手评分锁在了7.1,而bgm则是5.1,我对其却一直保持着不错的看法,这种结果实在是令我难以接受。在13话播出前的一周里,除了部分犀利的观点,我认为大部分的差评主要集中在对包括但不限于高坂丽奈,黑江真由,泷升,加藤叶月等角色的无限制攻击上,还有一些人在期待着13话回旋,即使我不喜欢12话,我也绝对不会有这种想法,我们都清楚13话剩下的空间只有全国大会,事实证明也是如此,甚至连金奖之后的情节都删减掉了,而还有声音说,既然改编就一改到底,干脆全国大赛也不要拿金奖好了,在我看来这无疑是最为荒谬的,还好我在b站上看到了一条反驳的评论。不过其他方面就难以回旋了,在大部分人把怒火转向高坂丽奈的时候,甚至连直接拿下了soli席位的黑江真由都被忽视了,当然,大家都希望看到久美子来吹soli的声音是少不了的,我终于看见了有人发了没有人想看黑江真由演奏的评论,于是在底下回复了应该是第6话的一个截
 
我觉得在我自己没有办法理清思绪的时候,没有什么比直接引用原文更加直接了。 上面说下去要说的没完了,现在我尝试去提供一种接受改编的想法吧,首先,我仍然觉得大众评价如此糟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改编,这里的改编不是说改变的好或者不好,而是和我们早已知道的结果不一样。京吹第二季完结是2016年,哪怕离我在b站看完京吹剧场版誓言的终章也过去4年了,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我们都知道了小说最后是怎么收尾的,即使我本人没看过小说,我相信也不是所有的观众都看过,尤其是在此之前对小说的评价普遍处于一般水平。看到和自己预料完全不同的事发生感到惊讶是难免的,但是那一瞬间的情绪过后,难道真的无法接受现状吗?大部分人认为这样改编对久美子的伤害太大,但是盲选的形式不正是久美子本人提出来的吗?与soli的席位相比,她更想要的不是最后的全国金奖吗?我不是否定她为了独奏的努力,为了能和丽奈一起演奏的决心,然而最终的成绩在我看来仍然是要高于此的,倘若只为了独奏,她大可以默许泷老师的提议,这并非出于故意,甚至都不是过失,公开投票也是再自然不过的方式,但是在意识到自己曾经无意中对真由的冷漠之后,久美子这次没有继续冷漠下去。与小说相比,小说里的黑江真由好像只是在关西赛上引发矛盾,到了全国大会又草草离场,试想因为一个不是久美子的人吹了独奏而引发了部内风波,在关键的全国大会又换回久美子,这无疑是有利于解决矛盾的,这样的处理不是更不能正当化久美子拿回独奏的原因单纯的是出于选拔吗(我没有看过小说,我的结论来自对于其他人关于小说讨论的浅显理解,但我认为大体上说得过去。我没有任何的踩一捧一的意图,对于这样一部篇幅并不长的作品,任何一个陌生的部分对于我这种极其无法接受完结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惊喜,事实上我也看了两卷小说外传,正传肯定也会陆续补齐)。所以好像这里反而是黑江真由拿下独奏更有说服力一点。有人会说黑江真由的加入本来就很突兀,我只能说久三年的创作确实不容易,我没办法从一开始就想出一个更好的故事,但是如果我们至少无论如何先接受黑江真由的存在,那么改编给予了她更多的意义,我认为也是北宇治对她的一种接纳。这里不得不提很多人认为的北宇治最后的金奖居然靠“外援”所取得,暂且不提一把上低音号怎么能对55人的乐团有如此大的影响,如果到了最后还把黑江真由看作是所谓“外援”,那对于她的接纳在哪里体现?就像现在无论你骂京吹3骂的多狠,你和我都无条件的喜欢着久美子,但是谁喜欢黑江真由呢(当然是斧屋燕了)?吹奏部里面临着同样的分歧,而有着不一致想法的团体是没办法走的长远的,在关西赛前的短暂讲话缓和了这一问题之后,久美子还得根本上消解这种想法,黑江真由的胜利满足了一半人的投票,而她自己身为部长完全可以让另一部分人接受这一结果(当然靠的不是一种强制力,也许是所谓的个人魅力吧,就像我们为什么喜欢部长一样,这里暂且不作过多思考,有大致的意思就好)。到这里,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投票,很多人对投票结果,选拔过程都很不满,但是你仔细想想,你的不满是不是针对世界上任何一场投票都适用?美国总统也是投票选出来的,哪年不是争议满天飞。作为一种民主形式,投票这种方式本身可能确实存在问题,可是京吹探讨的显然不是追求一种更好的民主,所以我们就不再纠结这个了。至于选拔过程,这其实是最为客观的一个判定,久美子想要的就是大家以实力来判定最佳人选,那么我们只需客观的来分析两人的演奏,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了。很遗憾,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即使我认为动画的一大优势在于音画的统一,我在这里不得不说我们没办法根据动画中的音乐表现来直接做出评定,客观原因是我们大部分人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我既没有自己做出判断,也从来没有听取过别人对于两段演奏的直接评价,事实上,里面也有专业人士的评价,但从故事角度,实际上投票结果才是用来反映二人演奏的,平票的结果虽然有些刻意(刻意也许是我无论如何无法反驳的,我自己也不喜欢这种绝对平票的处理,确实有失一种随机性,但是总不能因为刻意而完全否定,就像一篇刻意堆砌词藻但确实不是空洞的作文也不至于直接不及格),但是确实体现了所谓的不相上下水平。那为什么部员们就能做出判断呢,首先是他们接受过音乐训练,比绝大多数的观众客观上更有资格做出评价,而在有了一定评价能力后,主观上,他们是吹奏部的一员,必须做出选择,二人实力相当,但独奏总得是一个人来吹,部员做出选择,他们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此不再会有对于老师的选择的质疑,而选了久美子的人也会理解最后的决定,回到一把上低音号能否如此影响乐团上来,音乐上讲显然不行,但人选上可以,有了这一次公开投票,所有人都会理解所谓的北宇治的最佳阵容,也会心无旁骛的投入大赛的准备之中,试想会不会有人确实无论如何想选久美子奈何确实没太能听出来是谁吹的选了黑江真由,音乐判断本来没有特别绝对的答案,判断孰优孰更优本就不易,直接听出来人也就丽奈(当然也包括和她一直在一起的秀一等人)能做到,这还是非常有可能,但是真的无所谓了。最后,我们把对久美子的落选吃惊的同时,又把最终全国大会的金奖看得太理所当然,有人说最后金奖结果是一定的,重要的是过程,而毁了久美子soli就是毁了一切,我不知道为什么久美子soli与否是怎么算作一种过程性的东西,但是我们难道真的就认为给主角全国金就是主角光环下的必然事件,就那么理所当然吗?不妨想一想最近的一些其他动画,难道结束祈11岁才开始练滑冰,最后却有出人的成绩,唯一原因是她是主角所以被赋予了一种特别的天赋吗(我暂且只看动画,暂时没有对舞冰的祈愿的中心有太多理解,但怎么也不能是关于这个的吧)。结果好一切都好,不得不说在通向全国的路上吹奏部的路确实充满曲折,带来一种压抑,但最后的好结果理应抚平路上的伤痛,遗憾的是我们再一次依靠小说淡化了这份抚慰(如果你说最后演奏画面都没有,我觉得这真的是客观原因,那场大火带走了太多,我在这方面反正是无条件宽容,如果你要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我又是确实没法反驳,但你真的想再等京吹三几年吗,即使为了开播前2个月的快乐,这一切也还算值得吧)。 在改编之后,接下来是细节方面的问题,b站的抽象删减,给丽奈加布料这些边缘问题暂且不提,但是有的地方翻译却又有点小问题,应该是第10话真由对久美子说的话中语气有一定偏移,这直接导致当时弹幕上就爆了,我一直认为真由即使对久美子有的伤害也都是无心之举(“也许她没有想到,恶是一种十分罕见、非同寻常、希奇古怪的状况,进入这种状况,你流亡也会感到非常惬意,但她无法在自身中和众人身上发现对别人造成的痛苦的冷漠,这种冷漠不管还有什么别的名称,仍然是残酷、可怕而又持久的表现形式。”),加之久美子的回应中的不负责任对真由的潜在压力,她俩可以说是扯平了,真的不应该对真由加以责备什么。翻译的小失误在所难免,就连官方的翻译有时也不靠谱(诸如battery脱离语境译为电池,unacceptable译为可接受的),但发生在这里实在令人遗憾,对一种愤怒情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除了翻译问题,可能在小细节的理解上也产生了偏差,在soli选拔前,高坂丽奈对黑江真由的一句话,居然能被解读出来俩人串通一气,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玩笑,但是总感觉不少人可能真这么想的,和自己即将合作的乐手表达鼓励难道不是自然而然的吗? 我无意质疑观众群体的理解力,基本上我看的所有深度热爱京吹的up照样极度反对改编,但是对于细节的捕捉不到位还是令人遗憾的发生着,11话里铠冢霙演奏了波罗维兹人舞曲,居然能被认为是迫伞(而且波罗维兹难道不是铠冢霙处刑曲?当时是希美吹霙难受,反倒利兹与青鸟才是迫伞的吧),有人指出原作里这里演奏的是莫里斯拉威尔的达芙妮丝与克罗埃第二组曲,有人说这里用波罗维兹估计是重复利用省经费,前者不知是不是只为了看第三季前没有的剧情补的小说,如果注意到小说里南中初中的曲目也是达芙妮丝与克罗埃,是不是立马就会发现这里想表现的是霙从听到初中失利的曲子就恶心中走了出来,如今在台上出色的演绎着,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演奏家的成长,而后者就更不用说了,那么明显的弦乐在台上放着,怎么能是第二季录好的曲子呢。我把这个看法回复到底下,有几百个点赞,其余楼层有表达如上猜测的,有讨论波罗维兹作为古典曲目的广为流传,唯独没有对于真正用意的阐述(我记得这也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我在看关于小说的一些话的时候看到的,说明肯定有人理解了,但现在却没看见这样的人)。在我印象深刻的(一共也就那点)接受改编的评价里,有一条公然指责了当前的观众环境,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也永远不会说类似的话,但是这也确实应该引起注意。 写的过程中也忘了不少想好的东西,到这里居然都有5000字了,我认真写的稿子掐头去尾不过7000字吧,废话还是占篇幅的利器。最后插一个有意思的,bgm上京吹3全体评价比vib评价低0.5分,如果认为vib代表着浓度,从数学归纳法角度来讲,当你的浓度超级高的时候,你就应该给京吹3打10分(我知道我在胡扯,就当笑话看,但这确实是从数据得到的,如果京吹3是烂片的证据是它的评分是5.1,那么其高达2.6的标准差也足以说明这评分也是胡扯)这一段暂且告一段落,我直到现在也没什么系统的想法,刚才只是尽可能的出于一种极限的假设否定了它不好,你如果什么都没看出来,其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在写什么,总之之所以在现在发这个东西,毫无疑问是和当下紧密相关的,但是这里还是卖个关子,以下面这个拙劣的刻意的推断题引出下一部分的主题。 1.这部动画与音乐有关,其中有角色与吹奏部有关 2.这部动画前作饱受好评,作为续集却充满争议 3.动画(系列)情节有人因为演奏特定的曲目而落泪 4.动画里面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各种意义上) 5.动画情节中演奏场景插入了对以往的回忆 6.在普遍的评价中,认为有角色为集体付出了太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显然我不是要把京吹说两遍,所以下面是关于最近的ave mujica的内容。第7集播出之后,或许在大多数人里看来面临着与京吹3相同的困境,事实上,在我写这段话的时候,我看见它的b站评分从7.3到了7.2,如果b站在这时候锁分的话,刚好比京吹3高0.1分,我肯定会十分嫉妒的,凭什么不把京吹3锁高一点,三体还有8.2呢。当然,我再一次站在了大多数人的对立面,第7话下来我反正没生气。对于睦的处理自然不甚令人满意,在第3话的时候我还认为只是单纯的发生了一种形象的改编,没想到居然通过引入双重人格来解释性情大变,这弱化了一个单一形象的复杂性,是一种偷懒的做法,比拉一个工具人黑江真由来严重多了。我在mygo完结之后在周围人的强烈推荐下包括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二创之后补完了mygo,即使当时我确实被它强烈吸引,mygo也确实不是我最最最喜欢的那一部动画(结合上文是显然的),所以我不会那么用力的去维护,尤其是我因为个人极其出色的手指灵活性而不甚接触音游,对bang dream整体的情况,可能在熟悉的人看来有所预料习以为常的事情的忽视,而且接受mujica的人肉眼可见比京吹3多多了,加上mygo我只看了1遍,细节基本上都忘了,我更是没办法有太具体的解释,只是从感觉上说一说我还能接受的一部分体验。首先我仍然没有在某些时刻对任何角色有一丝责怪,甚至包括祥子的父亲,由于失误造成168亿的亏损时不可想象的,而从幸福美满的生活一下坠入爱人离世事业破灭的境遇也是巨大的变故,这一切让他的自毁有了一定的理由,也许永远没有办法从普通的视角去理解但却应该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接受的,而祥子更是如此,我看到有说法祥子的塑造参考了贝多芬,其实哪怕你就想想骆驼祥子呢,命运的三起三落不是也能直接套上去吗,我想将马勒第六交响曲中抒情主人公遭遇的三次锤击放在这里做比照,祥子母亲离世,在组建乐队之后父亲又遭受重创,即使如此仍然拼命安排好工作和乐队,然而父亲又一步堕入地狱,命运三重压迫也给了祥子三次重锤,她的恶语相向转头就变成雨中悲泣,祥子的复杂确实值得体味。实际上,我在mujica开播前抱有的期待值反而低于对mygo的评价,因为mygo的成功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来源自从祥子不常见的变故所带来的矛盾引起,mygo内部人际关系问题解决十分出色,却把现实的问题抛给了avemujica,好像有一点贷款的感觉,即使现在我还是这么认为,但是我也绝对不会觉得现在是mujica应有的,京吹3第12话令好多人反胃的是“背叛”的丽奈和久美子再卖一波高黄,但那段也可以理解成久美子找到了去路与丽奈分别,同样的,第7话抛下了crychic,虽然祥子还没和父亲和解,但也算是一定程度抛下了过往,抛却了所谓现实主义曾经添彩现在却有些乏力等担子,至少能回归到普通吧,京吹12话爆炸的原因不是也有临近完结没有回旋余地,mujica还剩6话,万一有起色,又该怎么对待现在的冲动呢。 本来是因mujica而起,结果草草1千字就了事,现在总共都快7000字了,当时写稿子的时候最后一晚也一口气写了3000字往上,不过当时第二天可不用去学校。最后的最后,京吹的国外评价相当可以,mujica好像日本也不错,不知道为什么境况会如此相似,在18年看ll的时候,就听说外国人普遍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在各种排行榜上都默默无闻,当时还在想鬼佬就是没品位,没想到现在居然要依靠他们的声音来谋得一点辩论的空间,实际上youtube倒是一直有不错的视频,underthescope的how warm it sounds绝对是对京吹的真情告白,他好像不做视频有一阵了,但是吹3的时候他给每一话都录了短视频,另外推荐一个reaction up主
 
他的父母看系列确实挺吸引我的,我没想到和老一辈的1一起看一些影视作品比和那些专门做reaction的还要来的有意思,即使你能清晰的感受到他们有时候明显思维有些缓慢,并且第一遍看细节也不能全部注意到,但他们的一些关键理解却惊人的准确,最为关键的是,这样平和的氛围实在是难以寻觅,up主连夜赶出来了父母对mujika ep7的视频,但是是充电专属,5块钱倒是真的不贵,我之前还正好因为看他录的奥本海默充电了,或许有兴趣的也可以去看一看 
2025-02-15
浏览139
登录后评论
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