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腾讯频道 - 历史那点事 - 一次看懂历史上的“九子夺嫡”
腾讯频道 - 历史那点事 - 一次看懂历史上的“九子夺嫡”
腾讯频道 - 历史那点事 - 一次看懂历史上的“九子夺嫡”
腾讯频道 - 历史那点事 - 一次看懂历史上的“九子夺嫡”
腾讯频道 - 历史那点事 - 一次看懂历史上的“九子夺嫡”
腾讯频道 - 历史那点事 - 一次看懂历史上的“九子夺嫡”
一次看懂历史上的“九子夺嫡”
一、背景:康熙立储的摇摆与皇子势力崛起
康熙帝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1年),早年立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但胤礽长大后与康熙产生权力冲突,性格骄纵,两次被废(1708年、1712年),储位悬空。
此时康熙的24个儿子中,成年且有实力的皇子纷纷结党,试图争夺储君之位,形成多股势力。
二、主要参与的九位皇子及派系
“九子”指参与夺嫡的9位皇子,主要分为五大派系:
1. 太子党:废太子胤礽(嫡长子),早期有康熙帝支持,后因谋反嫌疑被彻底圈禁。

2. 四爷党: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早期低调,后期联合十三阿哥胤祥、大臣隆科多、年羹尧等,以“隐忍实干”形象获康熙认可。

3. 八爷党:皇八子胤禩,人缘极佳,联合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胤禛同母弟),被称为“八贤王”,但因势力过强遭康熙忌惮。

4. 十四爷党:皇十四子胤禵,后期脱离八爷党,以军功(平定准噶尔)获康熙重视,被认为是潜在继承人之一。

5. 其他势力:皇长子胤禔(因诅咒胤礽被圈禁)、皇三子胤祉(文人集团,势力较弱)等。
三、夺嫡过程:从明争到暗斗
- 前期(太子被废前):主要是太子党与长子胤禔的冲突,胤禔因急功近利被康熙厌弃,太子胤礽两次被废后彻底出局。

- 中期:八爷党成为最活跃的势力,胤禩通过拉拢朝臣、塑造贤德形象争取支持,但康熙认为他“结党营私”,明确拒绝立其为储。

- 后期:十四阿哥胤禵凭借军功崛起,被派往西北掌兵权,一度被看好;而四阿哥胤禛则专注于处理政务(如赈灾、整顿吏治),展现务实能力,同时暗中培养势力,避免直接与康熙冲突。
四、结果:雍正继位与清算
1722年康熙帝病逝,临终前遗诏立皇四子胤禛为帝,即雍正帝。但遗诏真实性引发争议(民间传言“传位十四子”被改为“传位于四子”,但清朝诏书用满汉双语书写,“于”字无法篡改,此说法可信度低)。
雍正继位后,对参与夺嫡的兄弟展开清算:
- 八爷党核心胤禩、胤禟被削爵圈禁,改名“阿其那”“塞思黑”(满语“狗”“猪”之意),不久后去世;

- 十阿哥胤䄉被圈禁,乾隆时释放;

- 十四阿哥胤禵被剥夺兵权,软禁半生;

- 其他参与夺嫡的皇子也多遭打压,唯有十三阿哥胤祥因支持雍正获重用。#历史知识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嫡长子与生俱来的威严 #中国史 #皇帝 #中国古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的魅力 #九子夺嫡 #历史#历史那点事
2025-07-20
浏览897
历史分享
暂无评论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