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的猫
宋美龄贪污分析

以上3文,很清楚的写明了,航委会经费总额1934、1935、1936年度经费总额分别是2800万、4000万、4500万



近年来 简中互联网上不断流传着一种说法 即宋美龄为了赚钱 将民众的捐款金额存到银行衍生利息 该说法甚至被一众历史学家引用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很显然 并不是 具体论据如下
这些人的说法基本都是“购买经费预算足够买一千多架 结果却只有几十架能飞的”
首先在各种权威档案中都未见宋美龄贪污飞机款的证据 且该说法出自杨延年的回忆录——《旧中国空军20年见闻回忆录》。后来有人询问他有什么证据能够佐证 他回答道:“没有证据”由此可见 该说法不过是其乱编的罢了 且同时代其他人的回忆录都没有提到过宋美龄贪污飞机款
其次 1934年度、35年度、36年度航空委员会经费总额分别是2800万、4000万、4500万,另有1936年祝寿献机捐款1190万,共计12490万。具体论据如下
2800万+4000万+4500万+1190万=12490万
空军抗战初期主力战机霍克3,单价3.135万美元,约合10.5万法币。如果中国要独立购置这样一支“1000架飞机”的力量,并且在抗战中发挥作用,考虑飞行性能,太早的到1937年已经落后不能对日作战,就需要在1934、35、36年度投入约4亿元法币以上进行空军采购,平均每年1亿法币飞机和航空器材采购费。再加上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法币的其他经费(飞行员训练、机场建设、飞机制造厂建设、人员薪资等等),每年的航空投入要在1.3亿法币。这是历史上1934年度经费总额的4.6倍、1935年度的3.3倍、1936年度的2.89倍。
要购买1000架,差不多需要用航委会抗战前三年的经费总额 这显然不可能
再次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ROCAF真的沦落到只有几十架飞机能飞的可怜境界了吗 很显然 并没有
当时ROCAF主要机型有
霍克-2战斗轰炸机。由美国寇狄斯飞机公司1932年开始生产,时速304公里,升限7750米,航程460公里,装有两挺7.6毫米机枪。这种飞机在全民族抗战初期就已过时,仅第五大队第二十八中队和独立的第二十九中队还有12架。1937年9月21日,日本著名的“驱逐之王”三轮宽少佐,就在山西忻县空战中被中国空军第二十八中队队长陈其光驾驶此飞机击落。(下图为霍克2)
霍克-3战斗轰炸机。这是霍克-2的改进型,主要区别是起落架可收藏于前机身两侧。该机时速387公里,升限7864米,航程625公里,装有两挺7.6毫米机枪,机身下可装500磅炸弹一枚,两翼下可载18磅炸弹八枚。因此,这种飞机不仅用于空战,也可用来执行轰炸或火力侦察任务。该机是美国寇狄斯飞机公司生产的BF2C-1战斗轰炸机的出口型。1936年3月19日从美国引进第一架,到1939年韶关飞机厂共仿造了44架,包括购买的在内总数达110架,成为全面抗战初期中国空军的主力,直到1940年仍有一部分在服役。(下图为霍克3)
波音281战斗机。美国第一代全金属单翼战斗机——波音P-26战斗机的出口型。1934年6月中国广东空军拥有11架,全面抗战初期编入第三大队第十七中队,曾先后进驻句容和南京基地,担任南京的防空任务。该机时速378公里,升限8600米,航程620公里,装有两挺7.6毫米机枪。1937年10月12日,在南京空战中,第三大队第十七中队中队长黄泮扬曾驾驶波音281战斗机将日本一架九六式战斗机击落于龙潭。
诺斯罗普-2E轻轰炸机。原为美国诺斯罗普飞机公司1933年研制的单发动机八座民航客机,因美国有关民航条例规定单发动机民航机禁止客运,该公司将其改为轻轰炸机。这种飞机为全金属结构,乘员两人,后座下方有一个可收放的侦察、轰炸观察舱。该机除少量是整机购进外,大多是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仿造或装配的,共有45架,配属第一、第二大队使用。全面抗战初期,此轰炸机在轰炸上海日军及日舰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雪莱克A-12攻击机。美国寇狄斯飞机公司1934年研制生产的一种全金属张臂式下单翼攻击机,也可作双座战斗机或侦察机使用。该机装有四挺7.6毫米机枪,还有一挺旋转机枪供后射手使用。1936年中国购入20架,大多在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组装。全面抗战初期此机配属第九大队第二十六、第二十七中队使用,曾多次参加对长江日舰的低空攻击和轰炸上海日军汇山码头的战斗。1937年8月15日日机20架袭击浙江曹娥,第二十六中队5架雪莱克A-12机起飞迎战,曾击落日本九六式轰炸机4架。(下图为雪莱克A12)
马丁-139WC轰炸机。美国马丁飞机公司研制的一种全金属双发动机中单翼轰炸机,时速343公里,与当时的战斗机相当,被认为是当时世界最好的轰炸机之一。1935年中国订购9架这种飞机,1937年8月全部运抵。全面抗战开始时有6架编入第八大队第三十中队(后改为第十四中队),给波音281战斗机护航参加轰炸上海日舰的战斗,后剩两架移驻成都。1938年5月19日,空军第十四队队长徐焕升及第八大队第十九中队副队长佟彦溥驾驶两架马丁-139WC轰炸机远征日本,撒下一百多万份传单。
此外,中国还有意大利的布瑞达-27战斗机、菲亚特CR-32双翼战斗机、菲亚特BR-3轻轰炸机、卡波罗尼-111轰炸机、萨伏亚S-72轰炸机;德国的亨格尔-111A双发动机轰炸机、福克华夫FW-44双翼教练机、蓉克斯K-47双座战斗机;美国的可塞侦察机、道格拉斯双翼轻轰炸机、伏尔梯V-11轻轰炸机;英国的林柯克-III战斗机、德哈维兰-摩斯教练机;法国的布雷盖-27/3轻轰炸机等。其中有些飞机,因性能差而逐渐淘汰,有的转往内地,有的改为教练机,有的则改为运输机,如卡波罗尼-111、萨伏亚S-72。
为了让大家能更直观的感受ROCAF的战机数量 我统计了淞沪会战ROCAF的编制 具体如下
第一大队(大队长曹文炳,副大队长张仲华) 驻南昌
第一中队:中队长李赐祯,拥有轻轰炸机9架,教练机1架。
第二中队:中队长徐康良,拥有轻轰炸机9架。
第二大队(大队长张廷孟,副大队长孙桐岗) 驻广德
第九中队:中队长谢郁青,拥有轻轰炸机9架。
第十一中队:中队长黄正裕,拥有轻轰炸机9架。
第十四中队:中队长赵廷珍,拥有轻轰炸机9架。
第八大队(大队长晏玉琮,副大队长?) 驻南昌
第十中队:中队长张之珍,拥有轰炸机12架。
第十九中队:中队长谢莽,拥有轰炸机6架,教练机1架。
第三十中队:中队长石有信,拥有重轰炸机6架。驻吉安。
空军驱逐司令
第三大队(大队长蒋其炎,副大队长王天祥) 驻句容
第七中队:中队长郝鸿藻,拥有驱逐机9架。
第八中队:中队长王天祥,拥有驱逐机7架。
第十七中队:中队长黄泮扬,拥有驱逐机10架。
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 驻南昌、周家口
第二十一中队:中队长李桂丹,拥有驱逐机10架。
第二十二中队:中队长黄光汉,拥有驱逐机9架。
第二十三中队:中队长毛瀛初,拥有驱逐机9架,教练机1架。
第五大队(大队长丁纪徐,副大队长马庭槐) 驻南昌、扬州
第二十四中队:中队长刘粹刚,拥有驱逐机10架。
第二十五中队:中队长胡庄如,拥有驱逐机9架。
第二十八中队:中队长陈奇充,拥有驱逐机9架,教练机1架。
独立第二十九中队:中队长何泾渭,拥有驱逐机12架。驻广东。
空军侦察司令
第六大队(大队长陈栖霞,副大队长陈怀民) 驻南京。
第三中队:中队长孙肖三,拥有轻轰炸机9架。驻杭州。
第四中队:中队长谭以德,拥有轻轰炸机9架、教练机2架。驻南京。
第五中队:中队长杨鸿鼎,拥有轻轰炸机9架。驻杭州。
第十五中队:中队长黄志刚,拥有驱逐机9架,轰炸机7架。驻南京。
第七大队(大队长陶佐德、副大队长杨亚峰) 驻西安。
第六中队:中队长金雯,拥有侦察机9架。
第十二中队:中队长安家驹,拥有侦察机9架。
第十六中队:中队长谭涛,拥有侦察机9架。
独立第三十一中队:中队长邓星纲,拥有轻轰炸机9架。驻西安。
第九大队(大队长刘超然,副大队长龚颖澄) 驻曹娥。
第二十六中队:中队长王汉勋,拥有攻击机10架。驻蚌埠。
第二十七中队:中队长孟广倍,拥有攻击机10架。驻蚌埠。
笕桥中央航校暂编大队(大队长陈有维) 驻笕桥。
第三十二中队:中队长张伯寿,拥有轻轰炸机9架。驻笕桥。
第三十四中队:中队长邓堤,拥有驱逐机9架。驻笕桥。
第三十五中队:侦察机9架。驻笕桥。
独立第十三中队:中队长李逸阶,拥有轻轰炸机7架。驻徐州。
独立第十八中队:中队长杨一白,拥有轻轰炸机9架,侦察机3架。驻广东。
独立第二十中队:中队长敖源清,拥有轻轰炸机9架。驻汉口。
独立第三十三中队:拥有驱逐机9架。驻四川。
由此可见 当时ROCAF不仅仅只有几十架飞机
那么历史上购买飞机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1936年1月宋子良出面和寇蒂斯公司的经销商联洲公司谈判购买。单价3.135万美元,约合法币10.5万元。数量60架,总价1881000美元。付款方式为合同签订即支付25%,余款由银行出具信用证明担保,飞机在美国交货支付50%,飞机到沪支付25%。1936年5月-10月交货。飞机到中国后,在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完成组装。1936年10月即在高志航带领下,进行常公祝寿献机的飞行表演,正式开始服役。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5-10-05
浏览380
历史讨论
登录后评论
6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