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频道 - 7天阅读与单词进阶营 - 打卡39天阅读
打卡39天阅读
24级思政二班王文泉
风雨张居正——直面奸相严嵩
张居正进入官场后,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国计民生的大事。跟所有刚进官场的人一样,张居正要面临的是人事关系,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人事关系,而是如何面对最大的奸臣严嵩的问题。
1547年,张居正考中进士,成为了翰林院的庶吉士。等到三年见习期满,张居正就可以正式进入翰林院当编修了。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国家行政学院,也就是一个国家高层干部的培养基地。因为翰林院这么重要,所以按明朝规定,内阁首辅也就是宰相,必须同时监管翰林院,也就是兼任这个国家学府的校长。所以,张居正和严嵩便有两层关系。一方面他们是同事关系,另一方面他们是师生关系。
我们常说人很简单,事业很简单,但人事就不简单了。张居正这样一个有抱负的青年,一进入官场就这么靠近权力中心,所以他要在人事关系上做出考虑,并跟当朝宰相严嵩适当的套点近乎,这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当然,促使张居正跟严嵩发生关系的根本原因还是嘉靖朝那两场有名的政治斗争,一场是夏言和严嵩的斗争,另一场是严嵩与徐阶的斗争。这两场斗争里,严嵩都是核心人物。而在政治斗争前就得面临两点,一是站队有选择,二是官职大小,卷入政治斗争漩涡深浅问题。
夏言是一个务实的人,他在议大礼事件,力挺皇帝而成为内阁首辅。他兢兢业业,也能一心为国,但他有个大毛病,也是有才的人的通病,那就是太傲了。人常说,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你可以有傲气,但你得有傲骨。可夏言只有傲气。他对皇帝、内廷、言官都恃才自傲。严嵩抓住这点,用离间、借势的手段让夏言倒台直接离世。
张居正虽与严嵩关系匪浅,但不代表他加入严嵩的政治阵营。在官场上,你可以孤芳自赏,但你要有所作为,就一定不能孤立无援,因为官场是最讲究团队合作的官场,官场没有共振和呼应,哪来场的效应呢?
所以他刚入官场,就在严嵩的权势面前伸出橄榄枝来,这说明他是有了这个准备的。有了这个准备并不代表就已经做出了必然的选择。张居正向严嵩伸出的橄榄枝更像是一种政治触角,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持一种可能性罢了。
可现在不选择,不代表永远不选择。张居正水平再高,也终归要有自己的立场。在政治上最坏的情况不是你没能力,而是你没立场。
在即将到来的第二场风雨中,张居正面临严嵩与徐阶两大政治集团,他到底是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到底,张居正最后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而什么样的因素会成为决定张居正选择的标准?
且看下节向左走向右走
2025-02-17
浏览47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