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翊然周翊然:在光影交错处生长的少年

第一次在荧幕上见到周翊然时,他正站在教室后排的窗边,阳光穿过梧桐叶的间隙落在他肩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课本边缘——那个瞬间我忽然明白,所谓"演员",或许就是能让观众从某个细微的动作里,看见鲜活灵魂的人。

初识他是在青春剧《当我飞奔向你》里。饰演张陆让的他,把少年人隐秘的心事演绎得细腻动人:偷偷把女主角落在操场的发绳攥在手心,上课时总忍不住用余光瞥向她的座位,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耳尖泛起的薄红......这些藏在日常碎片里的悸动,被他用含蓄的眼神、微微颤抖的指尖和偶尔走调的声线放大成星辰。有场雨中递伞的戏,他原本可以简单地伸手遮挡,却在正式拍摄时微微弓下腰,将伞面倾向女演员的同时,自己右肩慢慢浸入雨幕——后来才知道,这个即兴设计让导演当场决定保留原片。原来真正的表演从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用身体去记忆角色的呼吸频率。

真正让我记住这个名字的,是他对待工作的认真劲儿。拍摄《大宋少年志2》时,为了演好少年将军的形象,他提前两个月开始体能训练,每天雷打不动跑五公里,还跟着武术老师学剑术。同剧组的演员回忆,有次拍夜戏到凌晨三点,大家都累得蹲在片场吃盒饭,他却拿着剧本蹲在路灯下,借着微弱的灯光反复琢磨第二天要拍的战场对白,嘴里念念有词地比划着招式。这种浸入式的准备,让他在镜头前举手投足间自带侠气:拔剑时绷紧的手臂线条,冲锋时飞扬的衣角,甚至受伤后倚着城墙喘息的微表情,都让观众仿佛穿越回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而在舞台之外,周翊然更像个邻家大男孩。粉丝拍到的机场路透里,他常背着双肩包安静地走在最后,看到粉丝举着灯牌会突然加快脚步鞠躬;综艺节目中玩游戏输了,他会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眼角弯成月牙;有次采访被问到"最想成为什么样的大人",他认真地说:"希望自己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像少年时那样,看见一片落叶都会想捡起来观察叶脉。"这种骨子里的纯粹,或许正是他能把不同角色都演绎得真实动人的秘诀——因为他始终用少年般清澈的眼睛观察生活,再用演员的专业能力将这份观察转化为屏幕上的光影。

现在的周翊然,依然在演员这条路上稳步前行。他没有被突然的走红冲昏头脑,而是选择用一部部作品沉淀自己:从校园剧里的青涩少年,到古装剧中的铁血将领,再到现代剧中的职场新人,每一次转型都带着破茧的勇气。就像他曾在微博写过的:"演员就像一棵树,既要努力向上生长触碰阳光,也要深深扎根土壤汲取养分。"而我们作为观众,有幸在他生长的年轮里,看见青春最本真的模样——那是不设限的勇气,是深耕的执着,更是永远对角色保持敬畏的赤子之心。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再次在荧幕上遇见周翊然,会发现他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但无论如何变化,那个在光影交错处认真生长的少年,永远会是记忆里最温暖的星光。
2025-08-18
浏览180
登录后评论
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