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圣城】——洛博德尼基
“在北方群峦内,一座孤山立于被环绕的平原之间。彼时的白王带领着族人因南部战乱北迁而偶然抵达此处,族人对于战乱的厌恶与对平静生活的渴求让这片世外桃源变成了他们的应许之地——洛博德尼基的雏形由此诞生。再后来经由数个世纪的修建与发展,一座依托孤山南方至最顶端的白色城市建立。”——《乌托塔利亚史记》
“洛博德尼基的建立奠定了乌托塔利亚乃至于后来的卡斯卡迪亚联盟的诞生,厌恶战争宣扬和平与群体息息相关的乌托塔利亚人即便在如今的社会情况与发展下仍然大多保持着家族隐居于世的生活。而洛博德尼基对于他们而言,是对往昔白王的信仰,以及对白王子民后代这一身份的认同”——《岑塔尔诸国简传》
【简介】
洛博德尼基建于公元9~11世纪,依靠北方群峦环绕的孤山南麓而建,整座城市以白色大理石为主体材料,建筑风格融合了早期拜占庭式对称美学与乌托塔利亚本土的简约线条设计,呈现出纯净庄严的视觉特征。公元15世纪,乌托塔利亚联邦在此宣告成立,洛博德尼基成为联邦首都。公元17世纪卡斯卡迪亚联盟成立洛博德尼基仍被确立为全联盟首都。18世纪末“王国”战争后卡斯卡迪亚联盟解体,洛博德尼基有所损毁。在19世纪中期启蒙思潮下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修复与近代化建设。2013年1315革命后乌托塔利亚为避免战争与冲突主动推动革命者上位,后顺应时事加盟乌斯坦联盟。乌托塔利亚作为加盟成员之一,洛博德尼基被赋予“文化遗产修复与保护”的职能,负责主持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协助与教会交涉等事务。
【基本信息】
别名:白都、圣山之城、隐世之眼
面积:287.5km²(含孤山主体及周边平原)
政府驻地:白王议事厅
人口数量:68.3万(2022年统计,含常住居民及隐世家族)
【白王圣殿】
白王圣殿: 始建于公元10世纪,为纪念带领族人北迁的白王奥列格一世而建。圣殿主体由纯白雪花石砌成,穹顶镶嵌数千片琉璃,阳光折射后在地面形成“白王圣徽”图案。殿内保存着白王遗物及历代乌托塔利亚领袖的誓言碑文,每年冬至日举行“圣火仪式”,象征和平之火永不熄灭。
【孤山学院】
孤山学院: 前身为12世纪修道院,在19世纪启蒙思潮下改组为学术机构,专注于哲学、古典艺术与冲突调解研究。乌斯坦成立后,学院增设“遗产修复学部”,承担联盟内古迹修复与技术传承工作。其图书馆藏有《白王迁徙手稿》等孤本,仅对学者与隐世家族开放。
【和平广场】
和平广场: 位于城市中心,地面铺设黑白双色大理石拼成的“衔尾蛇”图腾,寓意战争与和平的循环终结。广场中央矗立着15米高的《断剑之柱》雕塑,以王国战争时回收熔化的武器铸造。宣告王国战争的结束,卡斯卡迪亚联盟解体。
【白色长廊】
白色长廊: 沿孤山南麓蜿蜒3.2公里,两侧壁龛陈列着乌托塔利亚艺术家创作的浮雕,主题涵盖白王传说、迁徙史诗与自然信仰。长廊尽头连接“寂静之泉”,泉眼被七重石环围绕,传说饮此泉水者可暂忘纷争,因而成为隐世家族的冥想圣地。
【乌托塔利亚档案馆】
乌托塔利亚档案馆: 建于19世纪末,原为隐世家族共用的文献库,现为乌斯坦联盟最大非数字化档案中心。馆内藏有自公元3世纪以来的羊皮卷、契约文书及家族谱系图,其中《孤山盟约》(公元1482年)原件被视为乌托塔利亚联邦的立国基石。档案馆地下设有防核级密室,用于保存敏感历史协议。
【隐世谷】
隐世谷: 位于孤山西侧裂谷地带,是乌托塔利亚隐世家族的主要聚居区。谷内建筑依山壁开凿,通过悬空栈道相连,居民遵循“无电化”传统生活,仅使用水力与地热能源。乌斯坦设计总局曾多次提议在此铺设现代设施,均遭家族长老会以“背离白王遗训”为由拒绝。
 
 
2025-05-14
浏览483
特殊区域
登录后评论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