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411
频道主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探讨无神论、理性主义及其元真实
谈到虚构文学就不得不提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是我最青睐的一位作家。我强烈建议各位去读读他最重要的五部长篇小说,因为这些作品抵达的心理学深度无人能出其右。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对了。列夫托尔斯泰更像社会学家。而陀爷,我的天,会穷极周遭问题与混乱失序的根源。读完会颠覆你的认知。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陀爷塑造了拉斯柯尼科夫这人角色。他是《罪与罚》的主人公。他也是一位信奉唯物主义和理性主义者。这类人在19世纪80年代相当新潮。他为“上帝已死”这种想法所吸引,相信自己或其他人要是遵守道德以传统的方式行事就是太懦弱,既不能摆脱习俗的限制也无法突破常规。这些想法让他倍受煎熬。他是法律系学生,饭都吃不饱,也没什么钱。所以你知道,他可能饿得有点神智不清。他的家境惨淡,他的母亲病了不能给他寄钱,他的妹妹打算嫁给一个她并不爱的人,那人还十分暴虐。他的妹妹希望能在经济上支持家里供他完成法学院的学业。家人来信简要的告诉他。他妹妹深爱那个男人,但他很聪明还是从字里行间看出了端倪,明白他妹妹其实是打算把自己卖了,牺牲自己的爱以供养家人,而他并不支持这种做法。
除了这些事,他还发现(放高利贷的)当铺主也很讨厌。他去她那典当仅存的一点财产,而这位老太婆行为可憎(书中描写像是“吸血的虱子”)不止他一个人这么想,她也给周围的邻居放高利贷,大家都讨厌她,她贪婪、残忍、狡诈、令人憎恶。她还有个侄女智力有缺陷,她把侄女当成奴隶一样虐待,经常毒打。
拉斯柯尼科夫面对这些困境,已经饿到神智不清的他又抱有一些新奇的虚无主义想法,觉得脱离困境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杀了这个当铺主,拿走她箱子里的钱(老太婆被描写为“社会的蛀虫”)放了她的侄女,看起来是个好办法,除掉这个令人生厌且毫无用处的人,让他的妹妹不必接受无爱的婚姻,他也能继续完成法学院的学业,接受完整的教育,从而加倍回报社会。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哲学探索
陀爷很厉害的一点是有时人和人争辩或仅仅只是在自己的脑海中进行思想斗争时会把对手弱化成“稻草人”以此来矮化对手,扳倒他们,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对手的论点尽可能看起来不堪一击,对其嗤之以鼻,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论点,摧毁稻草人对手。以为这样就算赢得了胜利。但这种思考方式极其可悲,这根本算不上思考。真正的思考是先从反方立场开始设想,尽最大努力让反方观点变得坚不可摧,然后再用自己的论点把这个强大的“钢铁人”驳倒,而不是对付一个稻草人。
在书里这类与作者信仰相悖的角色往往最强大、最聪明,有时候还是最令人敬仰的那类人。对作者来说要鼓足道德上的勇气才能做到这点。在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身上作者希望这个角色有充分的杀人理由,这些理由不论是从哲学意义、实际意义、甚至伦理意义上来看都充分合理。拉斯柯尼科夫动手了,他用斧头杀死了那个典当行的老太婆,但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他所愿,因为他发现杀人后的他和杀人前的他判若两人,完全不是同一个人,他进入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平行宇宙。
陀爷写的很精彩,主人公陷入了一个近乎癫狂的魔怔,这是一个充满恐怖、混乱、欺骗、折磨和战栗的宇宙。拉斯柯尼科夫根本没动那笔钱而是赶紧把它埋在了巷子里,不想和这笔钱有任何瓜葛。陀爷在他的《罪与罚》中呈现了男主角数以继日的激烈思想斗争,脑海中寻找各种合理化解释,他试图为自己将犯下的恶行正名,他将自己置身法律框架的评判之外,这样他才能下得了手。
他用完美的虚无主义辩证法说服自己,他相信唯一能阻碍他的就是那点偶尔会袭击他的世俗道德感。陀爷就在书中探索了男主人公杀人的结局,然后一切乱套了,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按我们的想法来运转的。拉斯柯尼科夫最终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技术层面来说他逃脱了,因为没人知道是他杀了人,但是他没能逃脱自己的良心的拷问。
结论
这本书剩下的内容就都在展开讨论这一点。陀爷我觉得他在《罪与罚》中就提出了这点。当然他很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他这一观点。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我认为很多没有研究过这类文学作品的人没有想过这些哲学问题的人绝不会想到这点。陀爷直截了当地指出,要是世间没有了上帝,人就没有了更崇高的价值理念或者说没有了至高无上的价值追求,那么你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陀爷在书中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向对山姆哈里斯这种极端无神论者很失望,因为他们似乎觉得一旦人类抛弃了这种追求崇高价值的信念,他们就会找到一条最为纯粹的理性主义出路,这种个体理性的迷思似乎可以实现人人平等的价值。我搞不懂他们,就好像他们觉得个体理性才是一条合理的出路,他们好像觉得,我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从你身上拿走我想要的东西,这有什么不合理性的?就算我们通力合作最后实现双赢这样也不一定更合理是吧?我实在不懂。就好像人有犯罪倾向是不合理的,但是他们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合理的,这只不过是人赤裸裸的利己心罢了。怎么就不合理了呢?我搞不懂。如何通过理性实现人人平等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这好像是一种完全逻辑自洽的哲学,实际上如果你采取了这种哲学,你可能还会获得一点物质上的成功,所以我真的不懂,因为对我来说即使道金斯和哈里斯这样的无神论者也是生活在一个“理性神话”为前提的世界里的,他们对此却不以为然。这些从神话中产生的道德规范都是真理都是合理的存在,尼采和陀爷都是这样想的。尼采也发现了这点,你们就是不懂,你习以为常的道德规范都是漫长历史建构的产物,其中绝大部分都以神话为基础的,你把神话铲除了世间一切就没了依据,你不能认为所有事情都是不言自明的,合理的前提是你要想证明一件事合理你要先有合理的前提,西方文化的前提就是来源于一种超越性的道德感,你可以认为这种崇高道德感是以上帝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这也没问题如果你不想以一种形而上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你甚至可以认为上帝的概念就是道德的拟人化,我不是要证明上帝存在我是想说推动我们文化的道德观念是建立在“上帝未死”的价值体系之上的,你不能把上帝抽走然后还指望这些价值观能原封不动地悬在空中…
就介绍这么多吧,我和你们讲这些就是希望引起你们的兴趣去读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真的写的很精彩,讲这些也是因为我猜到你们可能会问拉斯柯尼科夫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吗,书里写的是真实的故事吗,从事实层面来看显然这些故事是虚构的,但如果你们把拉斯柯尼科夫想成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一类特殊群体的代表(科学理性主义)以及某种意识形态的体现,这种意识形态席卷欧洲,俄罗斯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这种意识形态是哲学意义上的先驱,引领了俄国革命,拉斯柯尼科夫虽然是虚构的但又比任何一个具体的人都要真实,他像是现实中人们集体意识的合成,他就像被精雕后一些无关紧要的个体特质被凿去留下的人物内核设定,则可以更好地反映当时世界的结构性真实,我把这些称为元真实这种元真实比现实更真实。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4-11-11
浏览30
文学吧
登录后评论
点赞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