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频道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总频 - 中午十二点的食堂人声鼎沸,我端着餐盘,一眼就看到了...
中午十二点的食堂人声鼎沸,我端着餐盘,一眼就看到了角落里那个空位。周围是三五成群的热闹,而我,是这喧哗世界里一个安静的岛屿。耳机里放着播客,我平静地吃着自己的饭。曾几何时,这样的场景会让我如坐针毡,生怕别人投来怜悯的目光,觉得“那个人好可怜,一个人吃饭”。
.
大一时,我也曾是“合群”的忠实信徒。去上课必须挽着室友的胳膊,上厕所都要呼朋引伴,生怕落单的瞬间就被全世界抛弃。为了融入,我参加不感兴趣的聊天,附和并不认同的观点,甚至放弃去图书馆的计划,只为了在周末晚上和大家一起刷剧。那种感觉,就像穿了一件不合身的衣服,看似在群体里,实则浑身不自在。
.
转变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深夜。室友们早已入睡,我盯着天花板问自己:这热闹的合群,为什么让我感觉如此疲惫和空虚?我牺牲了那么多独处的时间,换来的真的是坚固的友谊吗?还是只是一种“我不孤单”的虚假安全感?
.
我想起书上看到的一段话,它像一束光打了进来:
“ 人的社交价值,不在于你认识多少人,而在于你吸引多少人。真正的价值,产生于你专注自我提升的独处时光。 当你把时间花在读书、健身、学习专业技能上,你会自然吸引同频的人,而不是费力挤进一个圈子。”
.
那一刻,我决定试试。我开始坦然地说“不”。
“晚上聚餐啊?不了,我约了健身房。”
“一起刷剧吗?你们先看,我这本书还剩几页。”
起初,确实有微妙的气氛变化,但我告诉自己,这是成长的代价。
.
我把曾经用于“合群”的时间,重新还给了自己。
● 清晨独自去湖边朗读英语,口语水平突飞猛进。
● 周末泡在图书馆,啃完了一本本专业领域的大部头。
● 用兼职的钱报了线上课程,掌握了PS和视频剪辑。
.
我并没有变成想象中的“孤岛”,反而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因为经常坐同一个位置,我和一位常来看期刊的学姐熟络起来,她后来成了我竞赛团队的领路人。在健身房,我认识了一起撸铁、互相督促的伙伴。因为专业技能突出,我开始接一些小型设计项目,积累了经验和简历上的亮点。
.
现在,我依然常常一个人。但我不再孤独,因为我有了一个最忠实、最丰盈的伙伴——我自己。真正的强大,不是被所有人环绕,而是即使一个人,也能把自己的世界经营得有声有色.
2025-09-27
浏览286
暂无评论
登录后评论
评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