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 飞廉
飞廉,亦作蜚廉,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兽,掌管风,被称为风伯(风神),其形象为鸟身鹿头或者鸟头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为飞廉(蜚廉),古代楚地以飞廉为风伯。
商朝重臣  商纣王时期,飞廉是商朝重臣,飞廉恶来父子俩都是后来秦国国君的先祖。《水经注》称飞廉以善于行走而为纣王效力,周武王击败了纣王,飞廉殉国自杀,天帝为他的忠诚感动,用石棺掩埋他,并使他成为风神。
风伯  黄帝蚩尤时期,蚩尤的左膀右臂。风伯名字叫做飞廉,他原来是蚩尤的师弟。他的相貌奇特,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他的头好象孔雀的头,头上的角峥嵘古怪,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他曾与蚩尤一起拜一真道人为师傅,在祁山修炼。修炼的时候,飞廉发现对面山上有块大石,每遇风雨来时便飞起如燕,等天放晴时,又安伏在原处,不由暗暗称奇,于是留心观察起来。有一天半夜里,只见这块大石动了起来,转眼变成一个形同布囊的无足活物,往地上深吸两口气,仰天喷出。顿时,狂风骤发,飞沙走石,把玩意儿又似飞翔的燕子一样,在大风中飞旋。飞廉身手敏捷,一跃而上,将它逮住,这才知道它就是通五运气侯,掌八风消息的"风母"。于是他从"风母"这里学会了致风,收风的奇术。蚩尤和黄帝部落展开的那场恶战,传说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部众迷失了方向。黄帝布下出奇制胜的阵势,又利用了风后所制造的指南车,辨别了风向,才把蚩尤打败。被黄帝降伏后就乖乖地做了掌管风的神灵。风伯作为天帝出巡的先锋,负责打扫路上的一切障碍。每当天帝出巡,总是雷神开路,雨师洒水,风伯扫地。风伯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八面来风的消息,运通四时的节日气候。
《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王逸注:“飞廉,风伯也”(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先行,后面让风神飞廉奔走跟随)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推蜚廉,弄解豸,格瑕蛤,鋋猛氏,曺騕褭,射封豕。”的句子,集解郭璞曰:“飞廉,龙雀也,鸟身鹿头者”((汉武帝时,天子的上林苑中聚集了众多珍奇异兽,勇士们)驱赶蜚廉,戏弄解豸,格杀瑕蛤,用长矛刺杀猛氏兽,拴住騕褭马,射猎大野猪。” 集解中郭璞注释说:“飞廉,是龙雀,有着鸟的身子、鹿的脑袋的样子。)
《汉书·武帝纪》还,作甘泉通天台、长安飞廉馆。((汉武帝)返回后,建造了甘泉通天台和长安飞廉馆。 甘泉通天台是汉武帝在甘泉宫建造的高台建筑,用于祭天和祈求神仙降临等宗教活动。长安飞廉馆则是以 “飞廉” 命名的馆舍,飞廉在古代神话中有多种说法,如风神、神禽等,馆舍以此命名可能与相关神话传说或祭祀等功能有关。)
《三辅黄图》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飞廉,是一种神禽,它能够产生风、兴起气流。它的身形类似鹿,脑袋如同雀鸟,头上长着角,尾巴像蛇一样,身上的斑纹如同豹纹。)
 
 
2025-01-02
浏览51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