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ki Nozawa
频道主
ATLUS:当“中二病”成为生产力,二次元赛博老家是如何炼成的?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ATLUS这家公司的气质,大概是“在东京街头穿着潮牌风衣的高中生,背地里用塔罗牌召唤路西法拯救世界”——这种微妙的“中二感”,正是他们赖以成名的《女神异闻录》系列(以下简称P系列)的灵魂所在。
一、ATLUS:把“叛逆”刻进DNA的RPG叛逆者
作为一家成立于1986年的老牌游戏公司,ATLUS的血液里流淌着对传统JRPG的反叛基因。当《最终幻想》沉迷于宏大史诗时,他们选择让玩家在《真·女神转生》里与圣经恶魔谈笑风生;当同行们用像素小人演绎勇者传说时,他们用《凯瑟琳》探讨成年人婚姻焦虑——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精神,最终在P系列中达到巅峰。
P系列最初只是《真·女神转生》的外传,却凭借“高中生白天上学谈恋爱,晚上打怪拯救世界”的缝合设定杀出重围。初代《女神异闻录》甚至被媒体吐槽“战斗动画太长,系统复杂劝退萌新”,但金子一马的人设、目黑将司的爵士乐,以及荣格心理学与都市怪谈的杂糅,硬是让这锅“黑暗料理”成了邪典经典。
二、P系列进化论:从“校园怪谈”到“社会寓言”
如果说早期的P系列是“放学后异世界生存指南”(比如《P2:罪与罚》用谣言改写现实的设定堪比微博热搜魔幻现实主义),那么从《P3》开始,系列彻底进化为“青少年心理观察实验”。
《P3》:向死而生的哲学课
2006年的《P3》首次引入“社交链接”(Social Link)系统,玩家不仅要打怪升级,还得给同学做心理辅导、陪老太太唠嗑。这种“时间管理大师模拟器”的设计,意外戳中了现代年轻人的焦虑与治愈需求。更绝的是,游戏用“影时间”(午夜异世界)隐喻青春期对死亡的困惑,主角团手持“人格面具手枪”召唤替身的场景,堪称二次元版《搏击俱乐部》。
《P5》:华丽的反叛宣言
2016年的《P5》直接把主题升格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暴烈吐槽”。主角团化身“心之怪盗”,用超能力让贪官污吏集体忏悔。红黑撞色的UI设计、目黑将司的酸性爵士乐,加上对校园霸凌、官僚腐败等现实议题的辛辣讽刺,让这款游戏成了Z世代的《V字仇杀队》。其衍生作《P5R》更是凭借新增的“第三学期”剧情,让玩家在“赛博老家”里多赖了一个月。
三、赛博老家的终极奥义:让玩家在电子游戏里“过日子”
P系列的成功密码,在于它精准拿捏了当代年轻人的两大刚需:“逃避现实”与“重建现实”。
人格面具:当代社交人设的终极解构
游戏中的“人格面具”(Persona)本质是荣格心理学中的“社会化面具”,玩家通过战斗解锁不同属性的面具,恰似现实中切换“打工人/饭圈女孩/深夜emo艺术家”等多重身份。这种设定让战斗系统成了大型职场求生模拟——毕竟谁没在周一早晨想召唤“路西法”炸了早会呢?
日历系统:时间焦虑的温柔反击
P系列独创的日历系统,要求玩家在有限天数内平衡学习、恋爱、打工和拯救世界。这种“高压锅式”的设计本应让人抓狂,但当你发现游戏里的NPC会记得你三个月前送的生日礼物,或者咖啡馆老板在你熬夜打怪后递上一杯免费咖啡时,那种“被电子世界温柔包裹”的实感,足以让社畜流下赛博热泪。
四、从游戏到文化符号:ATLUS的“破圈”野望
如今的P系列早已超越游戏范畴,化身跨媒体狂欢:
音乐剧&交响乐:目黑将司的《Life Will Change》被交响乐团搬上舞台,台下观众挥舞着荧光棒打Call,分不清这是游戏音乐会还是二次元伍德斯托克。
联动狂魔:从《第五人格》联动推出“怪盗皮肤”,到《女神异闻录5 战略版》把回合制改成战棋,ATLUS用行动证明:没有IP不能缝,如果有,就再缝一次。
祖传UI美学:哪怕是衍生作《暗喻幻想》,也要坚持“画面越炫,玩家越爱”的信条,哪怕被吐槽“战斗转场晃瞎眼”。
结语:中二永不毕业,冒险永不完结
当《P3 Reload》用现代技术复刻18年前的故事,当《P5》玩家在Steam评论区写下“这是我第四周目”,ATLUS早已将P系列打磨成一代人的精神故乡。这里没有“电子阳痿”,只有永不完结的青春——毕竟谁能拒绝一个允许你同时拯救世界、考年级第一、和八艘跳(误)的世界呢?
(本文包含大量主观玩梗,真实历史请参考ATLUS官网及维基百科,逃)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5-04-03
浏览90
登录后评论
3
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