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弓鱼术”——能让鱼在陆地生活的”魔法“?
在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智慧与技艺,有些如魔法一样,令人惊叹,例如”弓鱼术“。在古代,人们常常为如何保持鱼的新鲜而懊恼不已,古代又没有冰箱或者保鲜盒,交通工具有限,居住在道路崎岖地区的人们在那时又是如何天天能吃到新鲜的鱼的呢?原来,在那时,智慧的建瓯人早已找到了答案
一、弓鱼术:一门古老的技艺
用一条小草绳,将鱼捆绑成“弓”的形状。
其制作过程分初绑、喂水和绑水三步。
1.初绑即捕到鱼后,用草绳将鱼头、尾绑住。
2.喂水就是将初绑后的鱼放入小溪活水中,让其吐污纳新。
3.一个小时后再对喂过水的鱼尾进行绑水,绑水时的绑位时上移到鱼肛门稍上的地方。经过初绑、喂水和绑水,这样一头弓鱼就制作完成了。
这样的一头弓鱼在冬天可以保活十天半个月,三伏天也可以保活三天呢!
二,制作的生物学原理
体内氧气储存:鱼类的血液中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可以储存氧气。当鱼体脱离水体后,它们可以利用体内储存的氧气维持生命活动。
呼吸方式的改变:鱼类呼吸时主要依靠鳃呼吸,但鱼体也可以通过皮肤、肠道、泄殖腔等部位吸收少量氧气。当鱼体脱离水体时,它们会通过这些部位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与此同时,“弓鱼术”可在人工干预下,强制的让鱼鳃扩张到一定程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接触面积,促进氧的吸收,鱼自然可以活的更长久。
代谢率的降低:鱼类体内的代谢率与水温、氧气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当鱼体脱离水体时,它们的代谢率会降低,从而减少能量消耗,延长存活时间。
 
2024-04-07
浏览119
生活经验
登录后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