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明兮
【旧衣新火】
一
许多朋友仍习惯把今天的执政党简称为“那支曾以镰刀与锤子为徽的队伍”。这种称呼带着温情,也带着时间差——就像把一座已翻修多次的祖屋仍叫作“老宅”。屋顶的瓦当还是旧模样,梁柱的榫卯却已换成钢钉与混凝土。我们若只凭记忆里的炊烟辨认方向,难免在夜里撞墙。
二
先看数字。最高议事殿堂里,来自田埂与车间的面孔已不足一成;而来自写字楼、实验室和董事会的席位,三十年间由零到近三分之一。数字不会说谎,它只是平静地宣告:昔日被奉为“基石”的群体,如今成了需要“被代表”的少数。
三
再看语法。过去常见的“阶级”“斗争”“解放”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风险”“治理”“营商环境”。词汇的更替,往往比任何宣言都更早一步完成改朝换代:当语言系统不再为某一类人提供描述自身处境的词语,这类人就已被制度性消音。
四
还有心跳的节奏。今天的财政、金融、土地、产业四条主动脉,已与跨国资本、城市土地溢价和债务扩张牢牢捆在一起。每一次宏观调控,首先安抚的是资产负债表,其次才是饭桌上的菜价。心跳为谁加速,身体就最终属于谁。
五
于是我们看见一幕奇异景象:
旧旗帜仍在杆顶猎猎作响,旗面却已被市场、技术和全球化重织;旧徽章别在胸前,徽章背后的金属别针早已换成了可拆卸的磁吸扣——方便随时更换。
这并非“背叛”,而是“演化”:当一支队伍把生存逻辑从“改造世界”切换为“维持系统”,它就已完成了物种跃迁。
六
如果我们仍想保留那面旗帜的温度,唯一诚实的方法,是承认火焰与柴火都已更换。旧衣可以御寒,却不必假装仍是当年的布衣;新火可以煮食,也无须宣称仍是当年的炭火。
承认这一点,并不是唱挽歌,而是把记忆放回博物馆,把当下还给当下——让仍在田埂与流水线之间流汗的人,去寻找配得上他们汗水的新语言、新组织、新政治。
七
故事并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章。旧衣仍在,新火已燃;如何取暖,如何照亮,要看今夜起身添柴的人是谁。
一
许多朋友仍习惯把今天的执政党简称为“那支曾以镰刀与锤子为徽的队伍”。这种称呼带着温情,也带着时间差——就像把一座已翻修多次的祖屋仍叫作“老宅”。屋顶的瓦当还是旧模样,梁柱的榫卯却已换成钢钉与混凝土。我们若只凭记忆里的炊烟辨认方向,难免在夜里撞墙。
二
先看数字。最高议事殿堂里,来自田埂与车间的面孔已不足一成;而来自写字楼、实验室和董事会的席位,三十年间由零到近三分之一。数字不会说谎,它只是平静地宣告:昔日被奉为“基石”的群体,如今成了需要“被代表”的少数。
三
再看语法。过去常见的“阶级”“斗争”“解放”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风险”“治理”“营商环境”。词汇的更替,往往比任何宣言都更早一步完成改朝换代:当语言系统不再为某一类人提供描述自身处境的词语,这类人就已被制度性消音。
四
还有心跳的节奏。今天的财政、金融、土地、产业四条主动脉,已与跨国资本、城市土地溢价和债务扩张牢牢捆在一起。每一次宏观调控,首先安抚的是资产负债表,其次才是饭桌上的菜价。心跳为谁加速,身体就最终属于谁。
五
于是我们看见一幕奇异景象:
旧旗帜仍在杆顶猎猎作响,旗面却已被市场、技术和全球化重织;旧徽章别在胸前,徽章背后的金属别针早已换成了可拆卸的磁吸扣——方便随时更换。
这并非“背叛”,而是“演化”:当一支队伍把生存逻辑从“改造世界”切换为“维持系统”,它就已完成了物种跃迁。
六
如果我们仍想保留那面旗帜的温度,唯一诚实的方法,是承认火焰与柴火都已更换。旧衣可以御寒,却不必假装仍是当年的布衣;新火可以煮食,也无须宣称仍是当年的炭火。
承认这一点,并不是唱挽歌,而是把记忆放回博物馆,把当下还给当下——让仍在田埂与流水线之间流汗的人,去寻找配得上他们汗水的新语言、新组织、新政治。
七
故事并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章。旧衣仍在,新火已燃;如何取暖,如何照亮,要看今夜起身添柴的人是谁。
2025-09-01
浏览1529
登录后评论
13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