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反给钱的负电价成欧洲“常态”,爽坏了消费者,却急晕了国家
打从你进屋起,所有发光、发亮、能充电的设备,居然都不用掏钱,甚至用电还会有额外的补贴,这种好事你能想象吗?
这种情况在我国虽然闻所未闻,但欧洲却经常出现!然而,这种情况并非好事,欧洲国家,现在正为负电价的现状头疼不已。
令众国消费者羡慕的欧洲负电价
众所周知,我国有很多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送以及西电东输。
而我们之所以要大费周章的,在深入内陆的位置建立众多发电厂,并将其不远万里的送到东部地区,就是因为我国的用电需求十分之大。
从数据来看,我国在2023年时,整年的用电量甚至达到了92241亿千瓦时,其中的居民用电量则在13524亿千瓦时,可以说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维持正常生活最必不可少的一项能源了。
然而,就在我们还在考虑怎么节约用电量,节约用电费的时候,西方国家却很早就走上了国家承担电费的道路。
原来,如今欧洲大多国家例如荷兰、德国、丹麦等等,都会出现“电表倒转”的情况,其中以德国更甚。
而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其国家整体的发电量在不断的提高,这就得益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激增,形成了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情况。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众多国家对电力的补贴政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最终导致了发电商吃力不讨好,消费者用电不掏钱的畸形市场现状。
根据荷兰的官方媒体报道,2023年5月份时,荷兰的电价最低时甚至达到了-400欧元/兆瓦时,这岂不是意味着人们用了电还能倒赚400欧元,换算一下,就是赚了3,113.52元人民币,实在是惊人眼球。
只不过,这种惊人眼球的市场价,也就只能在欧洲国家看到了,我国其实是很难见到的,这则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基数要远超其他国家,所以整体用电量也是极高的。
荷兰国家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我国的一个四川省,在这种情况下形成负电价自然是有道理可循了,可我国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十几亿人口的基数,想让负电价成为常态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说,在市场长时间保持需求大于供应的时候,自然就没有负电价出现的机会了,此外,也是因为我国的电力行业是由国家管控的,所以价格是不会产生大幅度波动的。
而这样也是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保证了电力设备能够稳定持续的保持对市场的供应电能,因此国内不会出现太多突发性的电力缺口,当电力的输送与使用达到平衡时,自然也就不会对价格产生影响了。
况且,负电价虽然是对消费者来说是有短期效益的,但长远来看,最终这些电力费用,还是要由消费者承担的,甚至价格还会超出想象的高。
国家面对负电价的态度与消费者不同
负电价的热度不仅会烧到电厂,其实也会烧到消费者,到最后这只会成为一种让双方都受伤的现象。
据德国媒体报道,2023年7月5日,当地的一家风力发电厂就发生了起火事故,据了解,这座发电厂的装机容量可是达到了6兆瓦的。
究其原因,其实这就是负电价惹的祸,原来,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急速上升,就导致了欧洲各国的发电量出现了盈余,在供大于求的影响下,就需要不断的降低电力价格。
而当电力价格下降到负数时,发电商们就不得不关停厂内设备防止出现持续性的亏损,可只要干过工厂活计的都知道,工厂设备停了没事,开着也没事,但开开关关,大概率会发生过载燃烧等情况。
风电厂进行频繁的启停之后,就会导致风机的刹车装置逐渐失灵,在过度的运转之下,不能停下来的风机自然就过热燃烧了起来,这其实就是德国电厂起火的原因。
由此看来,如果负电价的情况不早点得到解决,欧洲国家的传统电厂甚至会从此功亏一篑也说不定。
与此同时,如果我们了解了可再生的发电能源,就会明白这种负电价的危害其实不止于此了。目前,主流的可再生发电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
然而,如今世界各地的极端恶劣气候频发,风能与水能就大概率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发生发电量的变化,太阳能每天能运作的时间也是极为有限的,难以全天候运转。
如果这些可再生发电能源有一天真的难以维持正常的电力供应,那各国将不得不将发电主力放到传统电厂上,而由于负电价的出现,传统发电厂的设备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损耗。
到时候无论是重启发电厂,还是重购发电设备,需要的费用势必将从消费者身上获得,有可能是直接性的,也可能会以税收的方式进行,总而言之,最后肯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
所以说,负电价从长远来看,对消费者、市场、国家、电厂四者而言都是弊大于利的,一个短期负电价的电网不如一个能稳定投入使用的电网来的实在。
我国电网发展可以为外国提供经验
随着传统电厂以及可再生发电能源的齐头并进,将来我国的发电总量一定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有必要思考该怎么避免负电价的产生了。
首先,我们已经知道西方国家的电厂,会在频繁的启停过程中发生损耗以及起火,那我们最先要保证的就是我国的电厂设备不会发生此类的事故。
既然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开发,会导致传统电厂的作用以及地位下降,那我们最好就是能开始着手准备电力储能设备,让传统电厂既能保证不关闭设备,同时发出的电力还能得到有效的储存不至于浪费。
为此,我国也是在2022年就联合多部门引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规定,目的就是为了全新的电力系统结构,保证电力的新旧两头发展不会出现意外。
此外,既然用电成本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解决电网运行成本的重点,其实也就是降低人们的用电成本了,而这也就引出了阶段式电价。
如今湖北省就对电价的价格进行了分化处理,据了解,在夜晚11点之后的两小时里,居民电价的价格将会降到最低点,这也就能有效的对消费者的电力需求进行分流了,从而减小电网运行的压力。
最后,对于光伏项目等可再生发电能源的补贴计划,也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定,毕竟如果太强求清洁能源,就可能导致火电等传统电厂的比重降低。
一旦可再生能源发生些许差池,同时传统电厂还无法回归正常运作状态,最终难受的只会是从电网终端到消费者这条线上的所有群体。
负电价虽然听起来是很好的一件事,但隐患绝对是大于可以获得的效益的,而避免负电价出现的关键点,就是要保证电力市场的供需平衡,这样才能让电价不会受到太多影响。
我国也是为了保证这一点,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如今,从结果上来看,还是咱们的政策要比西方国家的计划要更加实用。
 
2024-07-05
浏览27
社会生活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