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频道
频道主
木子——做有文化的戏曲广播
我发现在我的周围,那些有文化的人开始迷恋《锁麟囊》、《三哭殿》;开始欣赏梅兰芳、马连良;他们听懂了西皮二黄、了解了二八流水、看懂了“皂罗袍”“山坡羊”;明白了行当、脸谱;知道了起霸、走鞭;感受到了戏曲那饱满充实的内蕴美、耐人品味的境界美、气象万千的形表美……

“做有文化的戏曲广播,做大家喜欢的戏曲广播”,我们执着地追求着!不懈地努力着!
戏曲广播五岁了,我见证了她的成长,见证她“以无形的声音雕塑着中原大象”时的气魄,见证了她从河南文艺广播“华丽转身”时的婀娜。
戏曲广播开播初期,也有一些年轻人觉得戏曲这门艺术太古老了、或者太土了,与现代的生活格格不入。带着这种标签,我和我的团队积极的坚守者,我们不断向戏曲界老前辈学习,探讨着“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的唯美,钻研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淳朴……许是电视栏目《百家讲坛》唤醒了人们的自觉文化意识,一时间文化回归热潮扑面而来,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等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中国传统文化倍受关注。
戏曲广播是幸运的,因为戏曲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美轮美奂、雅俗共赏,喜好者众。戏曲广播也是成功的,她的成功不单纯是不断攀升的收听率和广告创收,作为省级第一家专业戏曲广播电台,她联合外省台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戏曲广播联盟;她让只知道大腔大口大甩腔“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外省戏迷知道了一代豫剧大师常香玉还有细腻委婉的《白蛇传》“哭啼啼把官人急忙搀起”、还有活泼俏丽的《拷红》“在绣楼我奉了小姐言命”;她让“尘封”了几十年的祥符调焕发出异样的光辉,她让戏迷知道了什么是豫西调、什么是豫东调、沙河调;她让艺术家与戏迷走的更近了;她与广大戏迷的心贴的更紧了……戏曲之美不仅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更在精神层面上提升着大众的欣赏品味,积累着我们的文化底蕴,沉淀着我们的文化内涵。
2012年3月29日
(来源:河南信息广播 )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5-04-09
浏览318
戏曲广场
登录后评论
4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