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比男孩更需要的到父母的关注与爱🥰
女孩似乎天生就渴望得到他人的保护。 
 
在女孩很小的时候他们从来不为什么事情而担心,因为她们知道,爸爸妈妈会一直在身边保护她们。在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 
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他们正在发生争执,小女孩气哄哄的说:"哼哼,我不怕你我爸爸很厉害的你要是再敢欺负我我就告诉爸爸。" 
当生活中出现一些状况让女孩感到无法应对的时候,她们的第一反应总是希望能够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而这个给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的人,非爸爸莫属。 
曾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那些平时与父亲接触较少的女孩,她们在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会显得较为落后,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能力较弱等感情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这种状况被专家称为缺少"父爱综合征"。 
大多数的女孩都会有这样的一段心理发展历程,甚至有的女孩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依赖:我要受到别人的帮助和保护,因为我是女孩。很多爸爸妈妈在面对女孩的这种心理依赖时总会感到习以为常:毕竟,女孩子嘛,娇气很正常。不过,为人父母者可能还不知道这样的危害,其实这样的做法对女孩的成长和发展都极为不利,因为一个女孩如果经常抱有依赖心理,她就会自然的把自己定位成弱者。长此以往,她们遇到了人生重大问题时候,首先想到的一定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而是总幻想着有人来帮助她。 
其实在小女孩的心目中,她们总是幻想着得到父母的更多的爱,父母的爱,是这些小女孩最坚实的依靠。她们想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疼爱,而是宠爱。 
这可能是女孩的天性他们习惯于把自己定位成"弱者",而这种定位可能更多的来自于父母的宠爱。 
大多数的父母总认为女孩是娇小而柔弱的,喜欢对宝贝女儿们过度的爱护:"哎呦,我的小宝宝啊。"看到女孩受苦了受累了,总是忍不住心疼,看到女孩哭了,就不舍得再教训她了。这些被宠着哄着长大的女孩已经禁不起挫折和伤害,正因为如此,女孩也认为她们受到保护是天经地义的。女孩天生的敏感以及家长的过度呵护,反而让她觉得自己常常会被一种不安全的感觉所包围。 
e.g.这是一个周末,小女孩芸芸在家里沉沉地睡着,而爸爸妈妈都早早起床,因为他们要去参观一个项目展览。 
临走的时候,妈妈写了一张小字条放在桌子上,告诉芸芸他们要下午才能回来,叮嘱她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桌子上放好了云云的早饭和午饭,吃的时候只需要放到微波炉里加热一下就好。把一切安排妥当,爸爸妈妈安心的出门了。 
上午九点多,芸芸终于醒了,她揉揉惺忪的眼睛,发现周围一片安静。和往常一样,她习惯地赖在床上叫着"妈妈,妈妈。"要是以往,妈妈肯定会放下手中的家务,然后来到芸芸旁边,哄着她说:"都几点啦,你怎么还不起床啦?早餐还要不要吃呢?"可是今天,爸爸妈妈怎么没有反应呢?芸芸一下子就急了,放大声音喊"妈妈,妈妈" ,还是没有反应。芸芸感到委屈,撅起嘴不高兴了。 
芸芸穿好衣服来到客厅,发现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只有她一个人。桌上的早餐已经凉了,要是在以往,妈妈一定会把热腾腾的早餐摆在她面前。想想以前,一家人总是围着她团团转的情景,不知为什么,芸芸一下子难过起来,眼泪顺着眼角就流了出来。 
养育女孩,为她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尤为重要的。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女孩,会比其他的孩子更加开朗活泼、聪明可爱。 
小女孩心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来看看一个小朋友的日记: 
今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公园,我玩秋千,妈妈帮我扶着,爸爸帮我推着,我坐在中间。爸爸还给我买了一个"蓝猫"大号气球,我特别喜欢。我们下午回家了,妈妈又给我做了一桌好吃的饭菜,今天真是高兴啊。 
想让女孩生活的快乐吗?她们并不需要昂贵的衣服,也不一定要玩最高级的玩具,只要让她感到爸爸妈妈在爱她,女孩就会感到没有比这更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如果一个家庭不和睦,那么受伤最深的也是孩子,尤其是最看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女孩。
 
 
 
 
2024-04-25
浏览2440
登录后评论
评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