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
七月,岳阳。
盛夏的午后,空气像被蒸煮过一般,湿热黏腻。警局门口的梧桐树上,知了不知疲倦地嘶鸣着。
我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实习报到单,纸张已经被掌心的汗水浸得微微发皱。校徽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让我想起三年前填报志愿时,父母极力反对的样子——
“学什么法医?整天和死人打交道,晦气!”
“你要是敢报这个专业,以后别指望我们给你安排工作!”
可我还是选了。我知道,这是我内心真正的追求。我对法医这个职业充满了敬畏和热爱,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死者代言,为正义发声。
尽管父母的反对让我感到有些难过,但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医。
而现在,站在市公安局法医科的门前,我却突然有些腿软。
深呼吸,推门——
“砰!”
一份文件重重摔在桌上,吓得我浑身一颤。
“市局催命呢!今晚必须出报告!”
说话的是个三十出头的男人,白大褂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他头也不抬地翻着尸检记录,钢笔在纸上划出急躁的痕迹。
察觉到我的存在,他抬眼瞥来,眉头一挑:“新来的?”
“师、师兄好!”我赶紧递上报到单,“我是今天来报到的实习法医……”
他扫了一眼,突然笑了:“林宇师弟啊?来得正好。”
话音未落,刺耳的电话铃声炸响。
他接起电话,原本放松的表情瞬间凝固:“株洲市滨豪小区?……明白,马上到。”
挂断后,他随手从柜子里扯出一套防护服扔给我,嘴角勾起一抹让我毛骨悚然的笑:“师弟,你运气不错,第一个案子就这么……特别。”
“什么案子?”我咽了咽口水。
他一边快速收拾勘查箱,一边头也不抬地说:
“煮尸案。”
滨豪小区,黄昏。
警笛声划破沉闷的空气,21栋楼下围满了窃窃私语的居民。警戒线内,一个中年男人瘫坐在地上,西装裤沾满了灰尘,眼神空洞。
“那是死者丈夫。”带队的李警司低声说,“报案人就是他。”
走进302室,浓重的腥臭味扑面而来,我下意识捂住口鼻。宋明辉却面不改色,熟练地戴上手套:“适应不了就出去。”
“我能行!”我戴上手套和口罩,咬牙跟上。
客厅里,空调似乎坏了,散发出来的温度冻得我瑟瑟发抖,怎么关也关不上。厨房里,灶台上的高压锅似乎炸过,汤汁和碎肉散了出来,锅内残留一些着暗红色的碎肉块,汤汁表面凝结着一层油脂,我的胃部一阵痉挛,差点隔着口罩吐出来,赶紧移开视线。
“初步判断死者是户主胡音。”李警司翻着笔录,“丈夫说下班回家就发现这样了,还提到妻子最近行为反常,经常深夜才回家。”
宋明辉小心地夹起一块软骨组织:“查过她的社交关系吗?”
“还没深入调查,只知道是某公司高管。”
当我们收集完尸块准备离开时,一直呆坐的丈夫突然踉跄着站起来,一把抓住我的胳膊:“警察同志……她那么好的人,平时对待员工比我都亲,怎么会……”
他的手指冰凉,力道大得惊人。我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僵硬地拍拍他的肩膀。
市局解剖室,深夜。
无影灯下,尸块呈现出诡异的灰白色。宋明辉用镊子夹起一块指骨,在勘察灯的强光下仔细观察:“高压锅烹煮,连骨髓都碳化了。”他突然转头,“师弟,判断下烹煮时间?”
我强忍不适凑近观察。骨头的断面呈现出蜂窝状结构,边缘已经酥脆。
“至少……二十小时?”
“不错。”他拿起微型骨锯,“看骨髓碳化程度,差不多。”
突然,解剖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DNA比对结果!”李警司气喘吁吁地举着报告,“确认是胡音!另外,湘潭那边发现类似尸块,现在做DNA对比。
“辛苦了,尽快找到其余尸块。”宋明辉头也不抬,手术刀划开肋间肌的动作行云流水。
李队长点点头:“已经扩大搜索范围了,你们能确定死因吗?”
宋明辉摇摇头:“尸体严重残缺,所以很难,你们得赶快了。”
李队长一脸无奈:“上级领导压力我就算了,连你也压力我。”
李队长离开了,宋明辉继续解剖尸体,我在旁边打下手,他仔细看了几眼,说:“无生活反应,说明死者被分尸的时候已经死亡,分尸工具是菜刀和锤子。”
“锤子我知道,因为骨骼断端有明显的崩裂和挤压痕迹,反映出锤击的重力特点,不过刀具多样,你怎么确定是菜刀?”我盯着解剖台上凌乱的尸块,那些平整的创口像精心裁剪的布料。
宋明辉终于抬眼,镜片后的目光像解剖刀般锋利:“创缘平整、创角尖锐,典型薄刃切割特征。再看骨骼断面的切痕,深浅均匀,只有菜刀能做到。”
第二天,DNA结果出来后完全吻合,我们立刻赶去湘潭。
宋明辉将尸块带回,利用新发现的尸块拼凑出更完整的躯体,但仍缺头颅和颈部。
“没头怎么确定死因?”我嘀咕着,心里不禁犯起嘀咕。这无头的尸体,让人如何判断死因呢?我不禁感到一阵迷茫和困惑。
宋明辉“啪”地敲了下我的后脑勺,我的心中涌起一丝不满。“笨蛋!窒息也能从其他部位看出来!”他指着胸腔,语气坚定地说道。我凑近脖颈断面,仔细观察着,终于发现一丝极细的青紫淤痕。
“凶手想毁掉勒痕,但没处理干净。”宋明辉的冷笑在我耳边响起,我心中一紧。他的话让我意识到,这起案件可能比我想象的更加复杂和棘手。
凌晨五点,李队踹开解剖室的门,手里的资料哗啦啦作响,我被吓了一跳。正要发作时,只见他说道:“胡音死前频繁联系项目总监张野,她丈夫上周刚买了百万意外险!”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震惊、疑惑、愤怒……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凶手到底是谁呢?
宋明辉盯着监控截图里那个黑色塑料袋,突然抓起车钥匙:“查陈立手机基站定位,殡仪馆见!
殡仪馆内,胡音母亲哭至瘫软,父亲却紧盯证物箱:“小音的翡翠吊坠呢?陈立上个月找我们借钱没成……”我腕上一紧,老人指甲掐入皮肉,掐的生疼。此时手机震动,我也不顾不上疼痛打开手机。
市痕检科陈科长发来消息:根据勘察结果,凶手翻过床头柜抽屉,可能是发现里面并没有他想要的东西,又急匆匆的合上,保险柜里面也是空的,现场无任何可疑指纹,说明凶手早有预谋,我们判断是抢劫杀人案件。
我轻轻掰开老人的手,走到一边,将尸体情况发给了他。
陈科长沉默了一会儿,打来电话:“勘查结果结合你们的尸检情况,犯罪现场重建大概是这样的。”
“从现场无打斗痕迹,无反抗伤来看,凶手应该是和平进入胡音家中,趁其不备将她勒死。之后翻找财物,拿走了保险柜里的东西和翡翠吊坠。为了毁尸灭迹,凶手用菜刀和锤子分尸,将尸块放入高压锅烹煮,部分尸块带到湘潭丢弃。从现场无指纹来看,凶手作案时戴了手套,准备十分充分。”
“保险箱上只有死者的指纹,我们也无法确定刀也是凶手自己打开的,还是凶手威逼死者自己打开的。”
我皱了皱眉:“熟人作案?带着手套和绳索进入胡音家死者就不会感觉奇怪吗?这样应该就会有所提防才对啊,除非是....”
“维修工人!”我和陈科长几乎异口同声。
我补充了一下:“可能还是熟识的维修工人。”
我和他寒暄了几句,便挂断电话,宋明辉安慰完胡音父母后走了过来,我将情况告诉了他。
他思考了一会儿:“我原本认为是陈立的。”
“为什么会觉得是陈立?”我一脸疑惑地问道。
宋明辉推了推眼镜说道:“他刚给胡音买了百万意外险,而且胡音最近行为反常,他有一定的作案动机。不过现在看来,维修工人的嫌疑更大。”
盛夏的午后,空气像被蒸煮过一般,湿热黏腻。警局门口的梧桐树上,知了不知疲倦地嘶鸣着。
我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实习报到单,纸张已经被掌心的汗水浸得微微发皱。校徽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让我想起三年前填报志愿时,父母极力反对的样子——
“学什么法医?整天和死人打交道,晦气!”
“你要是敢报这个专业,以后别指望我们给你安排工作!”
可我还是选了。我知道,这是我内心真正的追求。我对法医这个职业充满了敬畏和热爱,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死者代言,为正义发声。
尽管父母的反对让我感到有些难过,但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医。
而现在,站在市公安局法医科的门前,我却突然有些腿软。
深呼吸,推门——
“砰!”
一份文件重重摔在桌上,吓得我浑身一颤。
“市局催命呢!今晚必须出报告!”
说话的是个三十出头的男人,白大褂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他头也不抬地翻着尸检记录,钢笔在纸上划出急躁的痕迹。
察觉到我的存在,他抬眼瞥来,眉头一挑:“新来的?”
“师、师兄好!”我赶紧递上报到单,“我是今天来报到的实习法医……”
他扫了一眼,突然笑了:“林宇师弟啊?来得正好。”
话音未落,刺耳的电话铃声炸响。
他接起电话,原本放松的表情瞬间凝固:“株洲市滨豪小区?……明白,马上到。”
挂断后,他随手从柜子里扯出一套防护服扔给我,嘴角勾起一抹让我毛骨悚然的笑:“师弟,你运气不错,第一个案子就这么……特别。”
“什么案子?”我咽了咽口水。
他一边快速收拾勘查箱,一边头也不抬地说:
“煮尸案。”
滨豪小区,黄昏。
警笛声划破沉闷的空气,21栋楼下围满了窃窃私语的居民。警戒线内,一个中年男人瘫坐在地上,西装裤沾满了灰尘,眼神空洞。
“那是死者丈夫。”带队的李警司低声说,“报案人就是他。”
走进302室,浓重的腥臭味扑面而来,我下意识捂住口鼻。宋明辉却面不改色,熟练地戴上手套:“适应不了就出去。”
“我能行!”我戴上手套和口罩,咬牙跟上。
客厅里,空调似乎坏了,散发出来的温度冻得我瑟瑟发抖,怎么关也关不上。厨房里,灶台上的高压锅似乎炸过,汤汁和碎肉散了出来,锅内残留一些着暗红色的碎肉块,汤汁表面凝结着一层油脂,我的胃部一阵痉挛,差点隔着口罩吐出来,赶紧移开视线。
“初步判断死者是户主胡音。”李警司翻着笔录,“丈夫说下班回家就发现这样了,还提到妻子最近行为反常,经常深夜才回家。”
宋明辉小心地夹起一块软骨组织:“查过她的社交关系吗?”
“还没深入调查,只知道是某公司高管。”
当我们收集完尸块准备离开时,一直呆坐的丈夫突然踉跄着站起来,一把抓住我的胳膊:“警察同志……她那么好的人,平时对待员工比我都亲,怎么会……”
他的手指冰凉,力道大得惊人。我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僵硬地拍拍他的肩膀。
市局解剖室,深夜。
无影灯下,尸块呈现出诡异的灰白色。宋明辉用镊子夹起一块指骨,在勘察灯的强光下仔细观察:“高压锅烹煮,连骨髓都碳化了。”他突然转头,“师弟,判断下烹煮时间?”
我强忍不适凑近观察。骨头的断面呈现出蜂窝状结构,边缘已经酥脆。
“至少……二十小时?”
“不错。”他拿起微型骨锯,“看骨髓碳化程度,差不多。”
突然,解剖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DNA比对结果!”李警司气喘吁吁地举着报告,“确认是胡音!另外,湘潭那边发现类似尸块,现在做DNA对比。
“辛苦了,尽快找到其余尸块。”宋明辉头也不抬,手术刀划开肋间肌的动作行云流水。
李队长点点头:“已经扩大搜索范围了,你们能确定死因吗?”
宋明辉摇摇头:“尸体严重残缺,所以很难,你们得赶快了。”
李队长一脸无奈:“上级领导压力我就算了,连你也压力我。”
李队长离开了,宋明辉继续解剖尸体,我在旁边打下手,他仔细看了几眼,说:“无生活反应,说明死者被分尸的时候已经死亡,分尸工具是菜刀和锤子。”
“锤子我知道,因为骨骼断端有明显的崩裂和挤压痕迹,反映出锤击的重力特点,不过刀具多样,你怎么确定是菜刀?”我盯着解剖台上凌乱的尸块,那些平整的创口像精心裁剪的布料。
宋明辉终于抬眼,镜片后的目光像解剖刀般锋利:“创缘平整、创角尖锐,典型薄刃切割特征。再看骨骼断面的切痕,深浅均匀,只有菜刀能做到。”
第二天,DNA结果出来后完全吻合,我们立刻赶去湘潭。
宋明辉将尸块带回,利用新发现的尸块拼凑出更完整的躯体,但仍缺头颅和颈部。
“没头怎么确定死因?”我嘀咕着,心里不禁犯起嘀咕。这无头的尸体,让人如何判断死因呢?我不禁感到一阵迷茫和困惑。
宋明辉“啪”地敲了下我的后脑勺,我的心中涌起一丝不满。“笨蛋!窒息也能从其他部位看出来!”他指着胸腔,语气坚定地说道。我凑近脖颈断面,仔细观察着,终于发现一丝极细的青紫淤痕。
“凶手想毁掉勒痕,但没处理干净。”宋明辉的冷笑在我耳边响起,我心中一紧。他的话让我意识到,这起案件可能比我想象的更加复杂和棘手。
凌晨五点,李队踹开解剖室的门,手里的资料哗啦啦作响,我被吓了一跳。正要发作时,只见他说道:“胡音死前频繁联系项目总监张野,她丈夫上周刚买了百万意外险!”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震惊、疑惑、愤怒……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凶手到底是谁呢?
宋明辉盯着监控截图里那个黑色塑料袋,突然抓起车钥匙:“查陈立手机基站定位,殡仪馆见!
殡仪馆内,胡音母亲哭至瘫软,父亲却紧盯证物箱:“小音的翡翠吊坠呢?陈立上个月找我们借钱没成……”我腕上一紧,老人指甲掐入皮肉,掐的生疼。此时手机震动,我也不顾不上疼痛打开手机。
市痕检科陈科长发来消息:根据勘察结果,凶手翻过床头柜抽屉,可能是发现里面并没有他想要的东西,又急匆匆的合上,保险柜里面也是空的,现场无任何可疑指纹,说明凶手早有预谋,我们判断是抢劫杀人案件。
我轻轻掰开老人的手,走到一边,将尸体情况发给了他。
陈科长沉默了一会儿,打来电话:“勘查结果结合你们的尸检情况,犯罪现场重建大概是这样的。”
“从现场无打斗痕迹,无反抗伤来看,凶手应该是和平进入胡音家中,趁其不备将她勒死。之后翻找财物,拿走了保险柜里的东西和翡翠吊坠。为了毁尸灭迹,凶手用菜刀和锤子分尸,将尸块放入高压锅烹煮,部分尸块带到湘潭丢弃。从现场无指纹来看,凶手作案时戴了手套,准备十分充分。”
“保险箱上只有死者的指纹,我们也无法确定刀也是凶手自己打开的,还是凶手威逼死者自己打开的。”
我皱了皱眉:“熟人作案?带着手套和绳索进入胡音家死者就不会感觉奇怪吗?这样应该就会有所提防才对啊,除非是....”
“维修工人!”我和陈科长几乎异口同声。
我补充了一下:“可能还是熟识的维修工人。”
我和他寒暄了几句,便挂断电话,宋明辉安慰完胡音父母后走了过来,我将情况告诉了他。
他思考了一会儿:“我原本认为是陈立的。”
“为什么会觉得是陈立?”我一脸疑惑地问道。
宋明辉推了推眼镜说道:“他刚给胡音买了百万意外险,而且胡音最近行为反常,他有一定的作案动机。不过现在看来,维修工人的嫌疑更大。”
2025-05-02
浏览130
登录后评论
3
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