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陈晨
创业观察:先有行动,才有未来!
自己创业多年来,见到很多创业初期常见的障碍。如,害怕失败、资源不足、方向不明确等等,他们都做了各种创业计划、准备,但始终无法迈出行动这一步。很多人容易陷入过度计划或等待完美时机的陷阱,而错失机会。所以,有创业梦想的人,应该是先行动起来,接受不完美,而不是空想。先有行动,才有未来!
先看一个案例:现在科技巨头微软是怎么迈出发展第一步的?是靠“哄骗”IBM,拿下“世纪合同”,是微软成为巨头的第一步。
1970年代末,时任科技巨头的IBM,计划推出一款面向普通消费者IBM PC,但他们并不打算自研系统,于是找到了承接外包的一家小软件公司:微软。然而,当时微软手上并没有现成的操作系统产品,于是灵机一动,从另一家西雅图小公司手里买下了QDOS系统,二次开发后包装成MS-DOS,拿去给IBM交差。
比起做“改房后做二房东”,微软最绝的一步是,他们在和巨头 IBM 的谈判里,赢得了向其他厂商授权MS-DOS的权利。即微软用“买来的”系统,哄过了当时最大的PC公司,还达成了不卖断的授权交易。随后IBM PC成为行业主流,MS-DOS成为行业优选的操作系统。微软一战封神,从一家小软件公司,一跃成为刚起步的PC行业基建师,为下一阶段的Windows帝国埋下伏笔。
这一步不仅展现了比尔·盖茨超人的商业智慧,更展现他超人的胆量。面对仰望的巨头IBM,并没有犹豫不决,而是大胆的深度绑定,并签署排他协议,抓住IBM这艘大船起飞。要知道,比尔·盖茨没有技术能力,是花5万美金买的技术,但他没有做“二道贩子”。以果敢的行动力,完成身份完成三级跳,即:买断QDOS(成本仅5万美元)→二次开发为MS-DOS→与IBM达成非排他协议。
这个案例完美诠释了“先有行动,才有未来”,所以作为创业者来将,行动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成功的基础。
先有行动,并不是鼓励盲目行动,而是有方法的行动。具体而言,应该有了五个步骤,即:验证假设、快速迭代、资源整合、组织构建和风险控制。
1.用最小成本验证核心假设
创业初期应该抛弃完整商业计划书,用1页纸明确关键假设,如:用户痛点、解决方案、商业模式等。然后,用自己可以承受的失败损失,准备资金,启动验证。Airbnb创始人在设计大赛期间出租充气床垫验证需求,而非直接开发平台。
2.建立快速迭代机制
要设定一个较短的时间,把测试流程形成闭环,不断调整。如:设定"两周冲刺"周期,每个周期必须完成1次完整闭环测试。
同时,根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者客户反馈信息,作出调整方案,小步快跑,不断完善。
3.资源整合
根据自身项目发展,用商业模式画板,写出自己需要核心资源,即:实现目标需要的各项元素供给和成果交付,所必须具备的资源。但由于创业初期,你不可能完全具备的,如:本文微软的案例。这需要创业者整合资源,设计资源置换方案,如:技术换渠道、股权换场地)。小米早期用MIUI论坛沉淀发烧友,反向撬动供应链资源。
4.构建行动型组织
早期企业发展,一定要以结果为导向构建组织架构,突出提现行动力。早期阿里铁军就是这样的典范。如:
①构建每日行动考核,每日必须完成3个有效动作,拜访客户、产品迭代、资源对接等
②构建及时复盘机制。每周召开"败仗分析会",只讨论失败案例的改进方案
这种行动导向的组织架构,就是保证企业在创业中,通过高频次、低成本的现实碰撞,将不确定性转化为进化动能。就像生物进化不是靠完美设计,而是在环境压力下的持续突变和自然选择,从而找到最优解。
5.风险控制
创业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设定企业发展风险控制机制。比较通用的是:
①设置关键业务熔断机制:关键指标连续3周下滑10%触发战略复盘。
②建立"僵尸业务"清理小组,每月评估砍掉排名末位的20%业务。
这是美团在千团大战时通过地推铁军快速试错区域模型。
行动是破解创业困局的钥匙,从微软的案例到五步行动法则,核心始终是:先迈出第一步,在行动中调整方向、积累资源、优化模式。创业本无完美起点,与其困于“等万事俱备”的空想,不如以低成本行动验证假设,在动态调整中靠近成功。
记住:先有行动,才有未来!
自己创业多年来,见到很多创业初期常见的障碍。如,害怕失败、资源不足、方向不明确等等,他们都做了各种创业计划、准备,但始终无法迈出行动这一步。很多人容易陷入过度计划或等待完美时机的陷阱,而错失机会。所以,有创业梦想的人,应该是先行动起来,接受不完美,而不是空想。先有行动,才有未来!
先看一个案例:现在科技巨头微软是怎么迈出发展第一步的?是靠“哄骗”IBM,拿下“世纪合同”,是微软成为巨头的第一步。
1970年代末,时任科技巨头的IBM,计划推出一款面向普通消费者IBM PC,但他们并不打算自研系统,于是找到了承接外包的一家小软件公司:微软。然而,当时微软手上并没有现成的操作系统产品,于是灵机一动,从另一家西雅图小公司手里买下了QDOS系统,二次开发后包装成MS-DOS,拿去给IBM交差。
比起做“改房后做二房东”,微软最绝的一步是,他们在和巨头 IBM 的谈判里,赢得了向其他厂商授权MS-DOS的权利。即微软用“买来的”系统,哄过了当时最大的PC公司,还达成了不卖断的授权交易。随后IBM PC成为行业主流,MS-DOS成为行业优选的操作系统。微软一战封神,从一家小软件公司,一跃成为刚起步的PC行业基建师,为下一阶段的Windows帝国埋下伏笔。
这一步不仅展现了比尔·盖茨超人的商业智慧,更展现他超人的胆量。面对仰望的巨头IBM,并没有犹豫不决,而是大胆的深度绑定,并签署排他协议,抓住IBM这艘大船起飞。要知道,比尔·盖茨没有技术能力,是花5万美金买的技术,但他没有做“二道贩子”。以果敢的行动力,完成身份完成三级跳,即:买断QDOS(成本仅5万美元)→二次开发为MS-DOS→与IBM达成非排他协议。
这个案例完美诠释了“先有行动,才有未来”,所以作为创业者来将,行动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成功的基础。
先有行动,并不是鼓励盲目行动,而是有方法的行动。具体而言,应该有了五个步骤,即:验证假设、快速迭代、资源整合、组织构建和风险控制。
1.用最小成本验证核心假设
创业初期应该抛弃完整商业计划书,用1页纸明确关键假设,如:用户痛点、解决方案、商业模式等。然后,用自己可以承受的失败损失,准备资金,启动验证。Airbnb创始人在设计大赛期间出租充气床垫验证需求,而非直接开发平台。
2.建立快速迭代机制
要设定一个较短的时间,把测试流程形成闭环,不断调整。如:设定"两周冲刺"周期,每个周期必须完成1次完整闭环测试。
同时,根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者客户反馈信息,作出调整方案,小步快跑,不断完善。
3.资源整合
根据自身项目发展,用商业模式画板,写出自己需要核心资源,即:实现目标需要的各项元素供给和成果交付,所必须具备的资源。但由于创业初期,你不可能完全具备的,如:本文微软的案例。这需要创业者整合资源,设计资源置换方案,如:技术换渠道、股权换场地)。小米早期用MIUI论坛沉淀发烧友,反向撬动供应链资源。
4.构建行动型组织
早期企业发展,一定要以结果为导向构建组织架构,突出提现行动力。早期阿里铁军就是这样的典范。如:
①构建每日行动考核,每日必须完成3个有效动作,拜访客户、产品迭代、资源对接等
②构建及时复盘机制。每周召开"败仗分析会",只讨论失败案例的改进方案
这种行动导向的组织架构,就是保证企业在创业中,通过高频次、低成本的现实碰撞,将不确定性转化为进化动能。就像生物进化不是靠完美设计,而是在环境压力下的持续突变和自然选择,从而找到最优解。
5.风险控制
创业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设定企业发展风险控制机制。比较通用的是:
①设置关键业务熔断机制:关键指标连续3周下滑10%触发战略复盘。
②建立"僵尸业务"清理小组,每月评估砍掉排名末位的20%业务。
这是美团在千团大战时通过地推铁军快速试错区域模型。
行动是破解创业困局的钥匙,从微软的案例到五步行动法则,核心始终是:先迈出第一步,在行动中调整方向、积累资源、优化模式。创业本无完美起点,与其困于“等万事俱备”的空想,不如以低成本行动验证假设,在动态调整中靠近成功。
记住:先有行动,才有未来!
2025-04-19
浏览840
登录后评论
点赞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