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益
频道主
趋势:玩具巨头正在加速进入游戏领域
作者 | 安不啦(杭州)
玩具公司做游戏由来已久。万代南梦宫是典型代表,游戏业务在其总收入占比中已经接近四成。孩之宝、美泰、乐高等玩具巨头,也早在上世纪末就通过授权、自主开发等方式,进入游戏领域。
但最近,熠文集团(Keywords)的CEO Bertrand Bodson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熠文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游戏公司,拥有1.3万名员工,为全球TOP 25游戏公司中的绝大部分提供服务。因此,他口中的重要趋势值得关注。
我们做了些研究,发现确实如Bodson所说,孩之宝、乐高们正在明显加大对游戏领域的投入,除了透过外包公司加强运营、以游戏作为IP运营的核心手段之外,也在增加游戏开发和自研上面的投入。
国内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新兴巨头,也在涉足游戏领域。
2024年6月,在研发5年半之后,泡泡玛特的第一款自研模拟经营手游《梦想家园》上线。泡泡玛特CEO王宁曾表示,游戏以及线下乐园等业务,是延长泡泡玛特IP生命周期、搭建IP宇宙的重要手段。
回到全球市场,玩具巨头们在游戏领域的动作频频。
今年2月20日,孩之宝发布了最新的三年战略计划“Playing to Win”,希望藉此将触达的粉丝数量从5亿提高到7.5亿,并成为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玩具和游戏公司。其中,游戏IP运营尤其是3A游戏,在该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
孩之宝从1995年就布局游戏领域,大富翁、万智牌、《龙与地下城》,都是其鼎鼎大名的代表产品。其CEO Chris Cocks表示,希望借助新战略推动孩之宝转型成为现代游乐公司,为全球各年龄段的粉丝提供各种价位的产品,在各种场景(尤其线上)为粉丝们提供游乐服务。
去年4月,孩之宝旗下万智牌的数字产品开发主管Dan Ayoub在GDC大会和DICE大会上就分别表示,他们在公司内部成立了4个3A游戏工作室,投资超过10亿美元,并且通过内部工作室和外部伙伴,在开发大约40个游戏项目。其中包括名为《出埃及记》(Exodus)的自研3A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孩之宝对自己的描述,已经变成“领先的游戏、IP和玩具公司”,通过实体和数字游戏、视频游戏、玩具、授权消费品、线下娱乐、电影、电视等为全球孩子和家庭提供创新的游乐体验。——从排名顺序可见其对游戏的重视程度。
乐高也在重新加大对游戏、尤其是自研游戏的投入。
早在1995年,乐高就成了自己的游戏开发部门,后来由于主营业务出问题、负债过重,在2004年剥离了非核心产品和业务,将游戏部门出售给了华纳兄弟,只通过TT Games等第三方开发商开发游戏。
不过,乐高对游戏业务依旧恋恋不忘。尤其2017年Niels Christiansen担任CEO之后,在通过全球化布局等方式提振主业之外,他也大力推动乐高的数字化战略,包括开发移动端互动应用,以及与游戏公司合作拓展IP联动。例如,《乐高星球大战:天行者》《乐高地平线大冒险》《乐高堡垒之夜》等。
近年来,乐高积木套装中出现了马里奥、动物森友会、索尼克和塞尔达等游戏角色,乐高显然看到了与游戏界合作的吸引力。
今年3月,Niels Christiansen对《金融时报》表示,正在建立自有的游戏开发部门,逐步实现游戏自研。“我们面向未来做了一些投入,我希望做更饱和的投入。”Niels Christiansen表示。在这之前,2022年乐高就曾宣布要扩充开发团队至1800人。
另外一个案例是美泰。除了在Roblox、《堡垒之夜》等UGC游戏平台做IP联动、开发专门的主题游戏模式和地图,美泰也在加注自研游戏。
2024年,美泰与Zynga旗下游戏开发商Rollic合作,将一款芭比IP游戏推向市场,并宣布自己将作为游戏发行商。
在接受GamesBeat采访时,美泰数字游戏全球主管Mike DeLaet表示:“我们将认真挑选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正在发起一项将参与其中共同开发并自主发行的计划。我们将资助开发、资助营销并自主发行。”
顺便说一句,早在2017年底,美泰就与网易成立合资公司Mattel163,双方各占股50%,共同开发和发行移动游戏。根据Mattel163 CEO Amy Huang在2014年12月对PocketGamer的表述,公司已经从13人小团队发展到超过200人,通过UNO!移动版等游戏,在全球已经累积了超过3.5亿名玩家。
可以预见,随着游戏在全球用户尤其年轻一代和孩子们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玩具巨头们在游戏领域加大投入,还将继续。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5-04-29
浏览37
登录后评论
1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