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在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
第一框☆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认识国家利益☜
1.热爱祖国使我们法人美好情感(教材第八十六页)
(1)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2)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2.国家利益的内涵(教材第八十七页)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国家利益的至上性。
3.国家利益的范围(外延)(教材第八十八页)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注意:国家核心利益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利益,关乎国家存亡,是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4.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教材第八十八页)
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1.国家利益体现人民利益(教材第八十九页)
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2.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教材第八十九页)
(1)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2)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人民的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3.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利益(教材第九十页)
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4.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相连(教材第九十页)
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第二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1.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教材第九十一页)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在思想上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才会在行动上为维护国家利益挺身而出。
2.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教材第九十一页)
(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2)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3)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3.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材第九十三页)
(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
(3)我们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注意:爱国是神圣和庄严的,任何失去理性、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言行,都是在亵渎这种神圣,也是在玷污“爱国”这一庄重的字眼。
☞捍卫国家利益☜
1.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教材第九十三页)
(1)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整体利益照顾到了大多数人民的长远需求,符合大多数群体的利益。
(2)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一致的。有时,国家利益难免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矛盾。
⚠︎注意:我们在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必须强调国家要尊重、尽力保障、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机会和条件,并力求使每个人的个性和才能获得全面和充分的发展。
2.捍卫国家利益的做法(教材第九十三页)
(1)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①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②在和平发展时期,一批批优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私奉献出自己的全部。
(3)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①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行为是崇高和伟大的,是让人敬佩的。
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一框☆认识国家总体安全观
☞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1.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教材第九十七页)
(1)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
(2)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国家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注意:国家安全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教材第九十七页)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2.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教材第九十七页)
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因(教材第九十八页)
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教材第九十八页)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教材第九十九页)
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必须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4.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教材第九十八页)
我国要构建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的国家安全体系。
【构建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的国家安全体系】各领域的安全既有侧重又密切相关。
✍助记:
第二框☆维护国家安全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我国武装力量的性质、任务(教材第一百页)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2.我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要求和举措(教材第一百页)
(1)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
(2)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原因:①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②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要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大的国防和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没有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就无法保证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3.我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教材第一百零一页)
适应国家安全需求,我国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1.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原因(教材第一百零一页)
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2. 做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的要求(做法)(教材第一百零一页至教材第一百零三页)
(1)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2)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3)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①认真学习相关律法规。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②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
第一框☆关心国家发展
☞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
1.我国取得的巨大进步(教材第一百零五页)
出行方式:飞驰的高铁列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文化生活: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政治生活:社会听证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
衣食住行: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条件也越来越好
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感受到国家 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2.祖国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教材第一百零五页)
祖国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让我们倍感自豪。
【伟大成就】从国家宏观方面理解
☞对未来充满信心☜
1.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教材第一百零七页)
在看到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例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
2.国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教材第一百零七页)
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
第二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劳动成就今天☜
1.劳动的作用(教材第一百零八页)
(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2)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2.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教材第一百零九页)
(1)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3)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无数劳动者的艰苦奋斗成就了我们的美好生活,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注意:劳动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每一种职业和劳动都有特殊的社会价值,不同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得到社会的尊重。
☞实干创造未来☜
1.创造美好生活需要发扬实干精神(教材第一百一十页)
(1)今天,国家建设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现实。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
(2)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2.青少年要担负起历史重任(教材第一百一十一页)
(1)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2)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2024-09-15
浏览703
💣初中资料
登录后评论
评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