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28日,星期一。这天的一周一主题教育是<好的家风就是一个传家宝>。由左朝晖老师脱稿给同学们演讲。
左老师说,每一个家庭都不同,有些家庭的人呢忠厚老实、讲诚信、为人热情,可有些家庭的人呢好吃懒做、自私狡诈。我们要传承优良的家风,争做新时代的少年。
接着,左朝晖老师现场分享了她的家风。她概括为简简单单几个词语,那就是勤劳、节俭。
她从一桩桩童年旧事说勤劳。小时候的暑假每一天都很忙碌,因为这段时间里每个家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一是双抢,为了赶时间每一个人忙得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根本没有时间休息。而她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家里两个姐姐还有一个没有成年的哥哥,可双抢打稻谷需要用肩挑回家,这样的重体力活没有哪一个能做得了,那怎么办呢?母亲就让姐姐带着她每天去给别人做事,从早上到傍晚,以此来换取一个有力气的男人来帮家把稻谷挑回家。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摘黄花。黄瓜杆很高,高过头顶。因此小孩子摘黄花时必须仰着头,一只手要把黄瓜杆攀折下来,另外一只手采摘。在夏天,每天从上午10点开始,摘两个小时,中饭后下午接着摘两个小时。平均每天三四个小时。
摘黄花最好的时间是太阳当空照,衣服常常被太阳晒的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背上就像画地图一样。如果是下雨天戴着斗笠,披着雨衣,可手要抬着摘,水珠就顺着手腕往下流,会把衣服全都湿透,雨水还流进裤头。整个暑假,基本上每一天都是这样的忙碌,一家人都这样勤劳地干。
左老师说她的第二个家风就是节俭。
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勤俭持家,细水长流。小时候,为了省下从光子山到和尚桥大约10里路一角钱的车费,她每次都是步行去。每天放学之后,去农场帮别采摘茶叶,5分钱一斤,挣来的钱舍不得去买零食,而是存起来买笔记本、文具盒,或圆珠笔。90年代读高中,每餐基本上吃的就一块一块的豆腐,手掌心大小,很少去吃5毛钱一餐的肉,以至于长大后对豆腐有抵抗心理,再也不想吃了。
但毕竟那样日子熬过来了,现在每每回忆起曾经过的很苦很累的日子,笑容总是会不由自主的爬上她的嘴角,从中她学会了勤俭勤劳,学会了节俭,她说这是她人生中的一笔最大的财富。
同学们,你们的家中有可能是善良、热情,、宽容、忠厚、诚信,那就让这些优良的家风种子,在你们的心里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